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

我省纪检监察机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纠“四风”树新风,将“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发布日期:2020-01-02信息来源:新华日报字号:[ ]

2019年以来,我省纪检监察机关自觉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对表对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靶向发力开展专项整治,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推动作风建设成为江苏亮丽名片。现选取部分地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新做法、新举措作介绍,以飨读者。

扬州市广陵区纪委监委在东关街道开展违规吃喝专项督查。

扬州:驰而不息狠抓作风建设

“扬州市民政局扬州西岭古园原主任鲍建军违规发放津补贴,受到政务记过处分;仪征市财政局政府债务管理科科长吴翔违规用公款报销个人吃喝费用,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邗江区新盛街道新盛社区党支部书记步春俊公款购买香烟,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扬州市通报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对全市党员干部形成有力震慑。

2019年1月至11月,扬州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47个,处理27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7人,所有问题一律通报曝光,不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扬州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就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选准小切口,努力实现精准发力。

2019年以来,扬州市纪委监委运用大数据手段,通过税控平台梳理发票,发现并查处一批公款购买烟酒、公款吃喝问题;通过大数据平台挖掘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问题线索,并做好处置核查。截至目前,已处分党员干部16人。

在抓好日常监督的同时,扬州市纪委监委还注重抓早抓小、源头治理。针对日常监督和案件查处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围绕严格执行接待管理规定、办公用房规定、公车使用规定和精减刊物控制出书、改进文风、规范新闻报道、控制会议规格数量等方面,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明确了负面清单,并提请市委市政府将重大活动管理、公务商务接待、出国出差经费管理、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管理等环节纳入重点监管环节,出台操作规范,让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步 爽

盐城市纪委监委开展“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意、解难题。

盐城:机关镇村齐推进 正风肃纪无死角

“以前村里赌博成风,但自从村书记因赌博被撸掉后,这股歪风就刹住了,干部不敢赌博了,村民打牌的也少了。”2019年7月,家住建湖县九龙口镇梅苏村的老唐高兴地说。

“机关干部作风好多了,现在真的是‘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在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起办事大厅窗口作风的变化,某企业负责人陈先生竖起了大拇指。

这些都是盐城市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带来的变化。2019年3月,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深化“正风肃纪镇村行”暨“正风肃纪看机关”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把治理基层作风问题和机关作风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一体推进。随着两大专项行动的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干部作风持续改进,“干事干净”的新风气逐渐吹遍盐阜大地,走进千家万户。

为进一步倾听群众呼声,找准基层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从2018年7月开始,盐城市纪委监委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走访。2019年4月,该市纪委监委又举行大走访“回头看”,全面检验深化“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工作成效。

截至目前,该市纪委、监委机关共走访镇(街道)151个、覆盖率100%;走访村(社区)1359个、覆盖率61%;走访基层干部3212人、群众7700多人,发现问题线索3352条。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们基层干部明显感受到了压力,镇党委大会小会不断强调,县纪委监委跟踪督查、问责处理,作为村支书,我也不停地给其他村干部传递压力,把责任传递到‘最后一公里’。”射阳县临海镇八大家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吕胜祥说。

“正风肃纪看机关”专项行动启动后,盐城市纪委监委切实履行监督责任,进一步加大实施明察暗访力度,着力向作风顽疾亮剑,向效能低下开刀,不定期地开展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作风检查,查看工作人员去向、动态,严查在岗人员作风情况、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予以通报。

2019年以来,盐城市委、市纪委监委共召开作风问题通报会2次、“正风肃纪看机关”专项行动联席会议2次、“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工作会办会6次。 (李海洋)

连云港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将监督深度嵌入公车综合管理平台,规范公车使用管理。

连云港:强化“监督的再监督” 规范公车使用管理

“这辆车怎么停在景区里,这辆车怎么绕道镇江去南京,这辆车为何去的县区和申报的不同……要仔细核查一下。”这是连云港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通过全市公务用车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监督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连云港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利用公车综合管理平台,随机抽取了解全市公车运行轨迹、停放位置,实时查看市公车管理部门派车、车辆定点维修保养等情况,督促公车管理部门正确履行管理职责,对问题早发现早提醒,规范公车使用管理。

紧盯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发现的问题线索,连云港市纪委监委不定期开展现场督促检查,现场检查公车管理部门,看是否管理到位,有无严格按照要求审批派车,平台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处理落实到位。节假日期间,在出城卡口等特殊地点,现场比对派车记录和乘车人员,重点核查无派车记录使用公车、轨迹异常等行为,看是否存在公车私用等问题,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同时,连云港市纪委监委针对公车监管中发现的管理不严、公车夹带私用等问题提出监督建议,督促公车管理部门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共发现廉政风险问题14个,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并结合实际修改完善《连云港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制度。

此外,在连云港市纪委监委推动下,该市建立了多渠道监管机制,用车单位按照领导审批申请用车,公车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机关单位用车派车,实时监测运行情况,财政部门审核公车费用,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再监督职责,对公车管理的全流程进行制约监督,通过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构建一体推进的治理机制。 (王 磊

无锡市梁溪区: 立公约颂廉洁 持之以恒扬新风

“我建议在公约里加上廉洁篇,在全社区倡导廉洁风尚。”日前,在无锡市梁溪区江海街道宁南社区居民公约修订讨论会上,纪检委员徐穆杰的发言得到居民们的支持和赞同。在梁溪区,通过居民公约用“软制度”的形式弘扬社区文明风、廉洁风,已成为常态。

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梁溪区纪委监委坚持严字当头,把纪律挺在前面,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头雁效应”。2018年下半年,该区纪委监委展开政治生态状况检查,同步建立了区管干部廉情信息库,为203名重点岗位领导干部进行廉政画像。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区纪委监委通过交叉检查的方式,开展机关作风效能、“三资”管理、棚户区改造、污染防治、营商环境等专项检查三轮36次,排查问题线索153条。在做细做实日常监督的同时,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发生在民生资金、“三资”管理、教育医疗等领域一系列违纪违法行为,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让廉洁成为社会风尚,梁溪区纪委监委把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作为重要手段,组织了“清风梁溪·你我同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510思廉日”等一系列廉洁教育主题活动,持续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弘扬清风正气。

如今在梁溪区,出行搭乘地铁2号线廉洁文化专列,假期游览无锡第一支部党建基地、古运河、惠山古镇等廉洁文化专线,已成为市民假期出行的新选择。区纪委监委通过挖掘区域内优秀廉洁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廉洁文化专列周边小娄巷、南长街等廉洁文化基地,引导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参观学习,将越来越多的廉洁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让廉洁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入眼、入脑、入心。

“党风折射政风,影响民风社风。”梁溪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孙林祥表示,将以强有力的问责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扎实成效取信于民,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倡导时代新风。(梁纪宣

常熟市纪委监委深入推进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治理工作。图为该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查阅机关单位内部账目。

常熟市:“1+X”作风建设协调督查 凝聚内外监督合力

近日,常熟市公安机关对娱乐场所进行治安检查,发现辛庄镇两名村干部在该场所内进行娱乐活动。“考虑到两名村干部可能存在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和娱乐活动的问题,我们将之作为‘四风’问题线索移送给了市纪委监委。”常熟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一放了之到主动移送,这样的改变得益于常熟市纪委监委创新推出的“1+X”作风建设协调督查工作机制。在“1+X”作风建设协调督查工作机制的外部层面,常熟市纪委监委为“1”,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16个职能部门党组织为“X”,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和行业管理权限,对全市各单位落实作风建设各项规定情况加强日常监督和集中督查,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按照管理权限依规依法进行处置或移送市纪委监委调查处置。

2019年8月,常熟市财政局牵头在全市开展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财经纪律的专项治理,分7组奔赴86家单位开展全面“体检”。“抓好财经纪律的日常监督是我们的分内之事,我们根据市纪委监委列出的职责清单开展专项督查,用专业的‘火眼金睛’,查找隐形变异的‘四风’线索。”财政局副局长殷新勇介绍说,在历时一个月的专项治理中,他们翻阅账本102册,核对账目上万条,发现各类问题32个,向市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12条。

2019年以来,常熟共开展作风建设监督检查、专项治理130多批次,相关职能部门党组织发现并移送“四风”问题线索55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起38人。“1+X”作风建设协调督查工作机制带来了齐抓共管的良性循环,也促使更多单位主动整治“四风”问题。据了解,推行作风建设协调督查工作机制以来,常熟不少单位主动开展自查自纠,自行整改“三公”经费使用审批手续不规范、违规发放劳务费、超标准列支通信套餐费等问题1672个。

与“1+X”作风建设协调督查工作机制外部层面不同的是,在机制的内部层面,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为“1”,各监督检查室、派出监察员办公室以及派驻纪检监察组为“X”,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综合协调,整合监督检查室、派出监察员办公室以及派驻纪检监察组力量,一体化推进作风建设。

“我们将不断深化完善‘1+X’作风建设协调督查工作机制,最大化释放监督效能,使‘四风’问题无处遁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常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主任薛啸表示。(李嘉佳 戴 丹)

建湖县专项整治工作组在近湖街道唐东村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见。

建湖县:重拳出击 强力整治作风难题

“提交相关手续后半天就办好营业执照和税务套餐,建湖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真高。”近期,盐城宣胤公司法人顾伟拿到营业执照后,深有感慨地说。

2019年以来,建湖县纪委监委根据“效能快车提速年”活动部署,结合“正风肃纪看机关”专项行动,聚焦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混懒怕、温吞水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行政服务慵懒无为、推诿扯皮、急事慢办、僵化延办等“不作为”问题,以强有力问责推动机关效能提升,优化营商发展环境,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根据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巡察检查等工作中了解的情况,建湖县纪委监委梳理出“假落实”“慢落实”等4种类型突出问题,按照“镇区+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模式组成专项整治工作组,通过城乡交叉、明察暗访等方式走村入户、进机关访企业,征求意见建议,及时梳理反馈,对突出问题挂牌督办。截至目前已开展明察暗访8轮次,走访群众456人次,走访企业58家,征集有效建议251条。

为提升整治质效,实现标本兼治,建湖县纪委监委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设“效能提速大家谈”专栏,要求相关单位“一把手”和重点岗位负责人对照问题清单,通过在线访谈方式进行现场答复承诺,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根据承诺内容,实行对账销号,进行跟踪督办,倒逼担当作为,截至目前,已播放10期。在此背景下,“全员代办”“上门服务”以及容缺预审、并联审批等机制相继出台。

“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推动机关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迫在眉睫。”建湖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须卫琴表示,“必须加大整治力度,把作风建设推向纵深,从根本上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解决少数执法监管部门与服务窗口单位的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柏 英 胥加洲 崔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