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庆,嘉陵江畔,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办公地点就在重庆红岩村。
今天的红岩村,还保留着当年的风貌,依然掩映在绿树丛中。每年夏天,附近的莲花就铺满池塘。当年,周恩来以物喻人,对自己和八路军办事处所有工作人员,提出了“共产党人要如六月风荷,出污泥而不染,同流而不污”的严格要求。
在周恩来旧居前,墙上玻璃框中镶嵌着周恩来亲笔书写的一份《我的修养要则》,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依然闪耀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党性光芒,走进屋内,人们会在周恩来的办公桌上再次看到这份《我的修养要则》。
1942年2月,毛泽东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两篇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周恩来虽远在重庆,但他始终积极参与了整风运动。
那是1943年的春天,全党整风运动正在蓬勃展开,在周恩来领导下,南方局也在红岩村组织干部进行整风学习。
3月18日下午,周恩来在南方局机关整风会上给大家作报告,深刻剖析和反省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对他的影响,检讨自己“参加革命团体,迄今已廿年,经常处在实际工作的情况下,故培养了些工作能力”,但“理论修养不够,有些事务主义的作风”。事实上,周恩来既注重工作细节,也从未放弃对工作大局的思考和把握。但他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解剖自己。周恩来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深刻地教育了大家。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刘英说:“相关资料告诉我们,那天红岩也跟延安一样,是处于一个整风时期,上午整风学习。周恩来结合自己的一生做了一个回顾。”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朱军说:“那天,是周恩来(农历)45岁生日,所以会议结束以后,同志们觉得应该给他过一个生日庆祝一下。这天晚上,同志们多准备了几个菜,邀请周恩来到楼下跟大家一起庆贺他的生日。周恩来拗不过同志们的情面,下楼了。但是他下来以后,只吃了一碗面,就又返回自己的办公室,在办公桌前沉思良久。写下这份《我的修养要则》。”
《我的修养要则》归纳了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这份自我修养要则,字数不多,仅有168个字,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这是周恩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非常具体的自我要求。
一个多月后,也就是4月22日,周恩来在南方局会议上,又为干部们作了一次报告,主题是“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周恩来在报告中谈得很具体,关于领导者的立场,他认为“党的立场就是领导干部的立场”。具体来说包含六个方面:
(一)要有确定的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
(二)要有坚持原则精神。
(三)要相信群众力量。
(四)要有学习精神。
(五)要有坚韧的奋斗精神。
(六)要有高度的纪律性。
关于领导群众和结交朋友问题,周恩来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领导党的方式和领导群众的方式是不同的,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不感觉我们是在领导。
(二)领导群众的基本方法是说服,决不是命令;只有在多数已经同意而少数尚不同意的情形下,必要时可用多数的意见强制少数执行。
(三)领导群众和结交朋友,领导者自己要起模范作用。
(四)领导者在必要时应忘记他所受的侮辱。
(五)领导者切勿轻视自己的作用和影响,要戒慎恐惧地工作。
周恩来在报告中,强调了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时,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去做,他认为:
领导威信不是从掩饰错误中而是从改正错误中提高起来的;不是从自吹自擂中而是从埋头苦干中培养起来的。工作信心,改正错误后只会增强,不会减弱。只有那种要虚荣爱面子的人才会怕揭发错误呢!
周恩来是这样告诫干部,更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这也正是他为什么遇到问题总是检讨自己,主动承担责任的重要思想基础。
这年7月,周恩来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从11月15日起,他在整风学习会上接连作了5天报告,深刻地总结了过去的工作失误和不足,表示在今后:
必须从专而精入手。宁可做一件事,不要包揽许多。宁可做完一件事,再做其他,不要浅尝即止。宁有所舍,才能有所取,宁务其大,不务其小。这样,做出一点成绩,才能从头到尾,懂得实际,取得经验。
这段话,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周恩来通过整风学习,对工作方法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全面和具体了。
搞好自我修养,也就是古人说的“修身”,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周恩来的思想修养,标准之高,要求之严,以及持之以恒,在党内是一个有口皆碑的典范。他的修养要则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而是切合自身实际、说到做到的修养指南。
70多年前的延安整风运动,涤荡了当时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灵,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就是这场整风学习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精神遗产。它仿佛是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看到了周恩来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人格光辉和修养魅力:透过它,我们也看到一位真正共产党人所应达到的精神境界。
治人者必先自治,
责人者必先自责,
成人者必先自成。
这是明代政治家钱琦的名言,讲的是官员自身素质重要的道理。2012年,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言简意赅地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修身自律,长期身处党和国家要职的周恩来,用一篇《我的修养要则》为全党树立起严格自律的榜样。
从重庆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在从西柏坡到北平的路上,周恩来和毛泽东有一段精彩的对话。那一天是1949年3月23日。
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段流传至今的精彩对话,发生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后。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发人深省地讲了两段话:一段话是: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是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另一段话是: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同毛泽东一样“希望考个好成绩”“不要退回去”的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亲笔书写了一份“党员守则”:
不送礼,
不拜寿,
不迎送,
机关跳舞会,
不搞堂会,
不坐轿,
少宴会。
这份“党员守则”,为执政后的共产党员廉洁自律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
(廖心文 作者曾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