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报告是体现巡察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市县党委了解被巡察党组织基本情况和提出成果运用要求的重要依据。如何撰写一篇质量高、分量重、有较高决策参考价值的巡察报告?从巡察实践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提升报告的政治高度。巡察是政治巡察,本质是政治监督,因此巡察报告不同于工作调查报告、专题调研报告,要突出政治站位。一方面,要善于把握问题实质,对巡察发现的问题,要站在政治的高度进行认识、归纳和提炼,将问题提升到党组织层面去剖析,查找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的责任;另一方面,报告的内容要做到把握共性、突出个性,既要反映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等被巡察党组织通常存在的共性问题,也要结合被巡察单位职责职能,查找被巡察党组织政治责任偏差。
提高内容表达精准度。一份高质量的巡察报告,不仅要言之有物,更要言之有据;不仅要事实清楚,更要定性准确。要重视对各类事例、数据等的收集和挖掘。具体、生动的事例有助于说明巡察发现问题的真实性,如果缺乏典型事例和数据支撑,巡察报告定是枯燥苍白。对事例和数据的运用,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中肯地表述。同时,要精准把握巡察发现的问题,做到事实清、定性准。要强化归纳分析,重视对问题的抽丝剥茧,并用纪言纪语进行写实性描述,为后续整改工作提供有效指引。
拓展报告的参考维度。巡察报告要做到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就要不断拓宽报告的参考面,获取更多更全面的参考素材。要在巡察方式方法上做到“三个多”。一要多面了解,既要通过民主测评、台账资料查阅、个别访谈等规定动作,全面掌握被巡察单位情况,也要通过问卷调查、来信来访、实地走访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听取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使报告内容更全面、更聚焦群众关切。二要多方结合,坚持巡察与审计、年度考核情况、专项检查等工作相结合,为巡察报告撰写提供多元的评价参考。三要多向研判,坚持用历史的、动态的眼光评价被巡察单位,用发展的、理性的视角分析研判巡察发现的各类问题,使巡察报告的内容真正体现历史与现实、显绩与隐绩的结合,进而做到更加准确客观地评价被巡察单位。(侍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