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实践感悟

皆有惠政 民思不忘

发布日期:2020-07-30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字号:[ ]

“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是《宋史·杨时传》对北宋理学家杨时担任地方官的评价,称其所到之处都有好的政绩,百姓对他念念不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往今来,很多从政者用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留名青史,广受后人称颂。

据《萧山县志·人物传》记载,政和二年,杨时赴萧山任县令,彼时萧山连年旱涝、民不聊生。他不辞辛苦辗转于城西山间实地踏勘,多方问计于民,决定“筑两塘于南北,一在羊骑山、历山之南;一在菊花山、西山之足,两相拦筑,而其潴已成”,同时妥善解决涉地百姓迁徙安置、筑湖资金技术以及由此造成的田赋之失如何弥补等一系列难题。经过一年多的施工,湘湖落成,周长八十余里,“各处穴口,遇涝可闭,遇旱可启”。百姓盛赞杨时筑湖“利民及物,莫大之功”,后来还在离湘湖不远处建德惠祠以颂其功德。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汉代刘向在其著作《说苑·政理》中写道,“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明代名臣于谦在《咏煤炭》一诗中以煤炭自喻,托物言志,表示“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抒发甘为百姓冷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抱负。清代郑板桥写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表达心系民间疾苦、志在造福百姓的爱民情怀。

为民造福是从政者的天职,它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中,容不得半点花架子,更容不得丝毫私心杂念。从政者唯有时时处处以百姓利益为重,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惠政上,做到心底无私、与民一体,才会得到百姓拥戴。南宋杨简廉政爱民,常以“吾敢以赤子膏血自肥乎”警醒自己,被百姓誉为“杨父”,离任时“老稚扶拥缘道,倾城哭送”。元代张养浩任陕西行台中丞期间,“凡所以利民者,无所不用其至”,逝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清代刘墉一生廉洁奉公,所行诸事“民以为便”,被百姓称为“刘青天”。爱人者,人恒爱之。始终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做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困,用惠政之举取信于民。

为民造福,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执政理念和崇高价值追求。我们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民造福、受到百姓拥戴的优秀儿女。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挥笔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生前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先祭谷公,后拜祖宗”;“樵夫”廖俊波在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始终把群众的满意当作最大的成绩;广西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生前立志“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他们无论身在哪个年代、处于何种岗位,都坚持人民至上,把百姓疾苦挂在心头,想方设法为百姓排忧解难,让为民造福的接力棒代代相传,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对百姓的热爱。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当前,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艰巨繁重的任务,迫切需要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爱民为民的炽热情怀、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不断赢得民心、凝聚力量。(蒋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