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实践感悟

岂能拿扶贫项目送人情

发布日期:2020-07-31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字号:[ ]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披露了四川省剑阁县涂山镇原党委书记唐兆林擅自变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内容问题。作为涂山镇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唐兆林为了自己面子好看,未经任何审批,擅自变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内容,擅自为自己挂名包片的扶贫村多批项目、多拨资金,任性决策、违规用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对于脱贫攻坚专项资金,应当科学统筹、合理安排,既不能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也不能优亲厚友、厚此薄彼。但唐兆林为多给自己帮扶的村拨付94.02万元,导致另外两个贫困村经费大幅缩水,为弥补资金缺口,他又擅自取消了3个村的人畜饮水等工程建设,使4000余名群众的用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中,我为了面子好看,把项目做了一点调整,也不是什么权钱交易的问题。”虽然没有权钱交易,没有往自己腰包里捞好处,但这种以牺牲其他贫困群众利益为代价给自己撑面子、赢政绩的行为,危害同样不容小觑。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许多地方都按照要求,由领导亲自牵头挂名包片联系贫困村或贫困户,帮助推动脱贫工作,效果非常明显。但个别地方也出现了类似唐兆林这样的问题。有的是投其所好,主动给领导帮扶的村子多批项目、多拨资金,让领导多出成绩有面子;有的是利用手中权力,为“自留地”多补贴多倾斜,搞一些政绩工程,想的也是撑面子。

这些问题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私”字作怪。不论是给领导送人情,还是给自己“装门面”,都是作风不扎实、好大喜功的表现。类似案例也暴露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监管中存在的漏洞和短板,该监督的没监督到位,该检查的没检查彻底,导致许多违规操作成了“规则”和“习惯”,最终让广大群众本应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打折扣。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期,党员干部务必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时刻怀揣为民之心,处处秉承务实作风,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孙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