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实践感悟

不欺暗室 不愧屋漏

发布日期:2022-09-20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字号:[ ]

  《说文解字》解释“慎”为“谨也”,《尔雅》解释“慎”为“诚也”,无论是“谨”还是“诚”,皆与心息息相关,即表示内心的谨慎、慎重,如《诗经·小雅·白驹》:“慎尔优游,勉尔遁思”,后又引申指警惕,如《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越是隐蔽处、细微处越能见修养。慎独之时要面对的是自己,要在“隐”“微”处与己赤诚相见,与私心斗争、与贪欲较量。只有心存敬畏,才会知道什么是“底线”,才不会心存侥幸、逾规越矩。君子慎独,心正、气正、身正,反之则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害人害己。实践一再告诫我们,理想信念不牢,政治定力不够,内在力量不坚,就会在诱惑和考验面前败下阵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反观少数党员干部,有的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有的看到一些老板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心态失衡、心向往之,在恭维奉承下放松了警惕,在觥筹交错中迷失了自我;有的不拘小节,罔顾大节,将党纪国法视为“橡皮泥”“稻草人”……最终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甚至有的还锒铛入狱,悔之晚矣。正所谓,官有所畏,业有所成;无知无畏,祸不远矣。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时刻保持“无须提醒的自律自觉”,始终坚守“根植于内心的坚定信仰”,不欺暗室、不愧屋漏,克己慎独、守心明性,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洗礼,不断涵养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的精神境界,严防诱惑之微、严堵蜕变之渐、严拒气节之失,一言一行作表率、一举一动为示范。(孙梦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