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阜宁县:厚植廉洁文化 涵养清风正气

发布日期:2023-07-05信息来源:新华日报字号:[ ]

把廉洁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有机相融,以古喻今;全面推进廉洁文化教育阵地建设,让“一地一品”成为阜宁廉洁文化建设的鲜明标识;擦亮“湖海清韵”廉洁文化品牌,让学廉崇廉、守廉践廉内化为党员干部的自我追求……近年来,阜宁县纪委监委不断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淳正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营造尚德昭廉、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善。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如何把廉洁文化建设化无形为有形,让每一位党员干部时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成为廉洁自律的代表?让我们一起走进阜宁,探寻阜宁廉洁文化建设风生水起的背后故事。

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浸润,构筑党员干部精神堤坝

“范来早,我人饱;范来迟,我人饥。”步入阜宁庙湾古城,却金亭在葱绿树丛的环抱之中。明朝嘉靖年间,两淮盐运史范鏓驻节庙湾,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赈济灾民,深受百姓爱戴。在范鏓调任四川参政时,百姓凑钱相赠,他坚辞不收,只收下一包白花花的海盐。如今,高高的却金亭犹如一座丰碑,折射出古代先贤的廉洁品格,昭示着后人为官做人之道,它更是阜宁的多维文化地标,代表着阜宁的精神风骨。

挖掘历史文化中的清廉思想是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阜宁县纪委监委将却金文化与廉洁文化深度融合,对古城内却金亭遗址重新修缮,创作大型历史淮剧《却金亭》,拍摄《却金盐官范鏓》微电影,立体呈现一位刚直不阿、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清廉盐官形象,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距离却金亭不远,便是阜宁廉吏馆。该馆以画卷、浮雕、竹刻、图文、多媒体等形式,集中展陈12位阜宁本地廉吏以及近百位古代清官廉吏嘉言懿行:勤政为民的项樟、慈爱仁惠的刘袞、居官廉洁的阮本焱、坦荡襟怀的郑板桥……古代先贤廉洁从政的故事,在历史的演变脉络中留下光辉形象。廉吏馆的打造,旨在给人以深刻启迪,构筑党员干部的精神堤坝,如今已成为党员干部强化政德教育的重要基地。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不仅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离不开红色文化的浸润。

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新四军第三师师部旧址、停翅港……阜宁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是流淌在城市脉搏中的精神源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厚重,全县现有红色遗存88处,居全省前列、全市之首。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开展廉洁教育的生动教材,阜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精神滋养中砥砺初心、如沐春风。

走进位于阜宁县羊寨镇单家港村的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这里是阜宁县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处红色纪念馆,也是名副其实的廉洁教育打卡地。

“在新四军抗战史上,1942年在这里召开的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是一次空前的重要会议。与会人员层次之高,形成的重要文献之多,是华中抗战之最,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军的思想,为后来华中敌后斗争指明了胜利前进的方向。”讲解员朱明明介绍。以会议旧址为中心,这里还扩建了中共中央华中局纪念馆、华中党校纪念馆,以及廉政建设主题展馆,用活红色资源,廉政教育“活”起来。

在新四军廉政建设主题展馆,这里展示了新四军的廉政建设与廉政文化,廉洁亲民蔚然成风。“2019年,我们去新四军的发祥地安徽省泾县,收集整理有关新四军廉洁廉政方面的史料,整理出来后,在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中建了这座新四军廉政建设主题展馆,把红色文化和廉政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并有机融合起来。”阜宁县监委委员杨映雪表示。

烽火硝烟早已散尽,红色基因世代传承。中国共产党是廉政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和形象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政教育素材。

从88处红色遗存,以及15处烈士英名命名的村、桥、路、学校中,阜宁县列出6个重点党性教育学习基地,组织“万名党员进教育基地”活动。如今,到阜宁红色遗址、烈士陵园、纪念设施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青年学生和市民群众络绎不绝,“红色旅游”成为亮点。

厚植廉洁文化沃土,“一地一品”特色阵地全覆盖

欲增强廉洁教育的直观性、灵活性和实效性,需要化无形为有形,打造沉浸式的阵地场所。

步入盐城港航阜宁中心的“清廉港航”廉政文化展厅,“履职惟廉、从政惟勤、从事惟公、做人惟实”的廉洁教诲十分醒目。200平方米的展厅里,干净立身成了关键词。“清风舵、引航灯、警示笛、廉政锚,我们把廉政教育与港航的特点特色紧密结合,让每一位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干净’作为最终追求,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盐城港航阜宁中心副主任赵俊龙说。

近年来,阜宁县纪委监委全面盘点当地承载廉洁文化资源的文化古迹、红色遗迹、名人故居、清官廉吏、文艺作品、非遗技艺等,总结提炼蕴含其中的廉洁理念,在盐城率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一地一品”廉洁文化品牌。各地各单位不断巩固完善已有阵地,同时配套开发新载体,使廉政文化家喻户晓,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坚持把廉洁文化建设、廉政风险防控融入日常监督全过程,全面推进廉洁文化“一地一品”创建工作,持续涵养清风正气,积极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

县纪委监委第十一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合第一高级中学积极打造法治校园廉政教育基地,探索廉洁法治相融合,让政风、校风、教风、学风更加清朗。

县纪委监委第九派驻纪检监察组携手交运公司打造“清风号”廉洁主题公交。如今,越来越多的阜宁市民选择乘坐廉洁主题公交,行廉路、赏廉景、听廉事,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

走进阜宁县审计局,廉政文化长廊内共有31幅版面,既有模范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也有相关的党纪国法、廉政规定、行为规范,强化对审计人员的引导、熏陶、凝聚、监督功能,营造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县财政局以“廉洁机关、廉洁岗位、廉洁家风”的“三廉”建设为抓手,打造党风廉政教育大讲堂,推动不敢腐的斗争成果、不能腐的制度安排转化为不想腐的内在敬畏和价值追求,确保财政工作风清气正。

开发区廉政教育主题展馆、板湖镇红廉馆、芦蒲镇清廉水岸、新沟镇家风文化长廊、三灶镇“盐韵廉风”盐文化广场、羊寨镇“红色+廉政+林果+旅游”微村庄……阜宁各镇街深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红色文化等优秀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廉洁文化实物载体平台,让廉洁清风吹入寻常百姓家。

“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形式载体,突出‘廉’的特色,彰显‘廉’的味道,营造‘廉’的生态,为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奠定坚实基础。”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廉洁文化建设探索指导力度,以“点”促“线”代“面”,推动形成党风正、政风廉、乡风清、民风淳的浓厚氛围。

擦亮廉洁文化品牌,“湖海清韵”廉声悠扬

有载体更要有动作。阜宁县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挖掘提炼清廉因子,着力构建具有阜宁特色的“湖海清韵”廉洁文化体系。

通过举办“匠心廉韵 清风徐来”廉洁文化艺术作品展、“清廉阜宁 纪法同行”廉政小戏小品展演、“阜明水秀展清韵”廉洁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阜宁县纪委监委寓教于学、寓教于乐,让干部群众在艺术陶冶中,潜移默化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浸染。围绕廉政非遗主题,阜宁县纪委监委在金沙湖畔打造清廉文创产品小屋,将阜宁大糕、公兴面塑、益林玻璃工艺等地方特色产品与廉政文化相融。同时,精心打造红廉文化线路、政德文化线路、警示教育线路、射河清风线路等四条廉政线路。

“我们将不断提升‘湖海清韵’廉洁文化教育专线品质,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供强有力支撑。”阜宁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怀亮表示。

在加强正面引导的同时,阜宁县纪委监委注重强化反面警示。以全县“510”警示教育月为抓手,阜宁坚持分层分类组织政法、金融、涉粮、民政、重点园区“以案促改”专场警示教育;针对不同群体开展“青春与廉洁同行”“让廉洁从家出发”等系列活动,筑牢思想防线;推广“会前廉洁教育十分钟”制度,精编包含法纪小课、案例剖析、家风家训、忏悔醒悟等内容的警示教育读本,做到逢会必讲、会前必教。阜宁还将每年2月10日确定为全县廉政自省日,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过教育提醒、文化滋养、督查跟进统筹发力,实现县镇村三级联动,在社会层面形成人人思廉、个个尚廉的良好氛围。

去年以来,就公益性公墓、农房改善、涉农补贴以及“老弱小”民生领域等27个方面,阜宁县纪委监委坚持“一领域一专项”,全面部署开展“小切口”专项监督整治工作,努力“解决小问题、赢得大民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阜宁县已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88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吃喝风”、紧盯“车轮腐败”、开展“隐身票据”追查行动……县纪委监委通过多轮次、多路径监督检查,强化震慑效应。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中,阜宁县纪委监委创新载体、丰富形式,让廉洁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让清风廉韵浸润心田,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清风徐来。(陈尚书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