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

南通市海门区:纪检监察建议落地见效 系统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发布日期:2024-10-23信息来源:新华日报字号:[ ]

  “我们严格执行村现金会计和总账会计分设制度,配齐配强村会计人员力量,每一笔收支业务银行短信同时发送至村现金会计、村总账会计和村支部书记三人,协同履行村级资金监管职责。”日前,在南通市海门区纪委监委对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回访现场,该区包场镇农经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4月,海门区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严肃查办该区包场镇某村党总支原副书记黄某某侵占挪用集体资金严重违纪违法案,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向包场镇党委政府制发纪检监察建议。

  海门区纪委监委案件承办部门会同联系包场镇的监督检查室赴包场镇召开专题会议,公开送达纪检监察建议书,从扛牢整改主体责任、加强财务审核监管、提高镇村干部政策业务水平等方面提出整改时限和要求。包场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现场签收纪检监察建议并就建议整改落实作表态发言。包场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镇农经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同时,海门区纪委监委还向行业主管部门区农业农村局发出风险提示函,相关纪检监察建议一并送达,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同步整改。

  近年来,海门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制定以案促改工作任务清单、职责清单“两张清单”,在纪检监察建议的制发、督办、回访、反馈和评估上下功夫;把以案促改促治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加以推进,对落实和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不到位、开展以案促改不力、敷衍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进一步提升建议制发的刚性约束,有效发挥纪检监察建议作用,持续放大监督效能。

  为防止建议“一发了之”,针对纪检监察建议指出的问题,海门区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全过程跟踪督促包场镇党委认真分析研究案例,举一反三查找问题,推动包场镇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制定包场镇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围绕年度收支预(决)算、收支管理、财务审核等重点,全方位补齐制度短板;督促包场镇利用每月村级财务集中审核日,常态化开展交叉检查。

  为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海门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把建议同步整改工作作为重点监督事项,推动开展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对全区农村集体“三资”进行底数大清查、线索大起底、责任大排查;组织镇村农经人员对全区238个村2021年至2023年的村级资金情况开展全覆盖专项互审工作。

  以此为契机,海门区纪委监委建强“区镇村”基层监督三级链条,采取片区协作、嵌入式监督、交叉检查等方式,以一线监督倒逼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精准治理。根据监督发现的问题,海门区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用和管理,对村干部个人承担保险部分扣缴方式进行优化,填补了监管漏洞,保障了村集体资金的安全。 (海纪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