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

如皋市:聚焦“三化” 推动村(社区)监督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4-08-08信息来源:如皋市纪委监委字号:[ ]

  近年来,如皋市纪委监委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立足监督职责,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功夫,切实推动纪检监察监督向村(社区)延伸,着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坚持为民宗旨,以具体求深入。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命题式”监督,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转化为监督清单,深入发现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入走访聚焦群众“最密切”。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制度,走进田间地头,察民生、听民声、访民情,围绕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急难愁盼”开展监督,根据监督结果深化调查研究,深挖问题背后的制度原因、作风成因、腐败病因,推动基层监督走深走实。及时跟进回应群众“最关切”。对12345热线、“监督一点通”平台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对群众反映较为频繁的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强化对群众诉求办理情况的跟踪问效,努力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协调联动解决群众“最迫切”。针对涉及面广、群众呼声高、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开展联合监督行动,将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清单,组织研究商讨解决措施,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做好同题共答。2023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围绕农村违章建房、搬迁安置房建设、校车安全、违法用地整改等问题开展监督,共发现问题线索131条,推动建章立制10个。

  突出“关键少数”,以精准求实效。突出“关键少数”,对“一把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的监督。围绕权力精准监督。细化梳理村(社区)“两委”权力,重点围绕“三资”管理、村级工程、“三重一大”、惠民惠农补贴等12个重点领域,形成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通过“照单监督”提升监督精准度,实现靶向监督。对“三资”规模较大、信访举报较多、群众评价较低的村(社区)“一把手”进行提级监督,持续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围绕实绩精准监督。牵头联动组织部门,健全综合监督考评机制,通过“日常监督+年终述职”的方式全面掌握村(社区)“一把手”工作情况。对监督中发现村(社区)“一把手”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问题建立负面清单,及时反馈给市委组织部和镇党委。围绕作风精准监督。结合基层实际,紧盯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强化对村(社区)“一把手”违规吃喝、违规收礼、大操大办等方面的监督,严查作风问题。会同市委组织部全面分析村(社区)“一把手”个人重大事项情况,对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介入,主动约谈,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

  做实要素保障,以常态求长效。通过做实人员、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推动村(社区)监督抓在平常、做在经常。强化资源整合,做实人员保障。统筹用好镇(区、街道)纪(工)委委员、村(社区)党总支纪检委员力量,最大限度优化整合监督资源。加强“室组地”联动,通过开展交叉监督,实现监督由“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强化数据共享,做实技术保障。深化运用智慧监督,积极做好与“三资”管理、民生项目资金使用、基层小微权力、问题线索处置等平台衔接和信息交互工作,为监督赋能增效。强化联动联治,做实制度保障。构建综合监督部门牵头抓总,监督检查部门分片作战,派驻机构、巡察机构同向发力的监督格局,统筹用好各项监督信息,完善监督工作例会、廉情分析会等制度,深化纪巡融合,推动村(社区)巡察信息与日常监督信息互通互补,实现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村(社区)日常监督工作质效。(郭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