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淮安市:依托大数据赋能监督 为反腐败安上科技“透视镜”

发布日期:2025-10-20 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号:[ ]

“我们根据市纪委监委编写的精细化大数据初核工作指南,帮助办案人员提高线索挖掘、数据分析、证据固定、疑点查找等方面工作能力,有效提升了问题线索初核的精准性,为此案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近日,在江苏省淮安市纪委监委召开的全市技术部门典型案件交流复盘会上,盱眙县纪委监委监督审查技术室负责同志结合此前该县查处的一起水上交通执法领域腐败窝案,总结经验、查摆问题。

淮安市纪委监委坚持以大数据信息化支撑保障监督执纪执法高质高效,全过程应用信息技术处置问题线索。在该腐败窝案初核阶段,由相关部门技术人员组成数据分析小组,从全面查清人、核实关键事、收集重要证据等方面,调取分析相关数据,扎实开展初核工作。王某某等4人到案后,在铁证面前很快就交代了违纪违法事实。

深化大数据监督,锻造既懂纪检监察业务又掌握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关键。淮安市纪委监委建立职务违法犯罪信息技术合成调查机制,市县两级纪委监委每个监督办案部门至少明确1名兼职技术人员。目前,已组建起一支由26名专职技术人员和220名兼职技术人员组成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在建好队伍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注重加强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业务培训与信息化业务培训的贯通融合,大力实施专兼职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工程,编写7门标准化培训课程,根据查办的典型案件建设案例库,强化培训测试和实战练兵,多措并举培养业务、技术双精通的复合型人才。

着眼形成应用、反馈、优化、再应用的良性循环,淮安市纪委监委研究制定信息技术应用案后复盘工作指引。案件办结之后,监督办案部门和监督审查技术室及时组织召开大数据应用情况复盘交流会,就研判结果和实际核查情况,交流线上分析和线下核查的异同,提出数据需求、工作思路和工具应用等优化改进建议。(万佳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