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紧盯集中整治发现的顽瘴痼疾,持续深化“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纪委监委创新方法路径,纵深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针对乡村振兴资金体量大、覆盖范围广、涉及条线多、筛查难度大等特点,完善大数据监督云平台,以智慧监督推动集中整治取得实效。
合数据建矩阵,做实监督数字基底。全方位调研,条与块协同,探索搭建大数据监督模块,设置数据接入、存储、查询等功能要素,通过建立多维数据分析模型,实现问题线索排查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动态充实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数据池”,财政、住建、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按照数据录入规程指引,对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乡镇“三公”经费等6类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对接智慧监督需求,构造数字监督矩阵,分类建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帮扶救助等12个监督子模型,通过数据碰撞比对发现异常,为精准监督装上“智慧大脑”。平台先后接入数据80余万条,发出预警300余个。
重预警强指引,推动监督以点带面。针对预警信息,在精准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找准监督发力点,深入一线驻点深挖,对问题线索一查到底。坚持系统思维,及时复盘监督办案具体做法,剖析问题类型和违纪违法方式,提炼总结问题发现、案件办理有效实践,优化形成工作指引,为举一反三推动面上问题解决提供经验和模型支撑。如,在耕地补贴资金发放“小切口”监督工作中,根据平台触发的预警信息,核查组深入分析研判,精准下沉相关村居调查核实,查清3名基层干部截留耕地补贴资金相关问题。经过复盘总结,编制形成《耕地补贴资金发放监督办案工作指引》,先后发现全区面上问题线索263条,转立案21件。
畅渠道深融入,助力监督协同联动。畅通信息流通渠道,将平台预警信息深度融入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用足用好数据资源,推动协同监督高质量开展。如,在巡察监督开展过程中,根据平台预警信息,即时将农房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道路管护等纳入对村巡察范围,先后发现项目建设偷工减料、对接协调收受好处等问题43个,转立案27人;在审计监督工作中,针对平台预警提示的设施农业受灾救助、畜禽无害化处置等方面事项,对设施农业救灾理赔、畜禽无害化处理补贴发放等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先后发现问题23个,转立案15件。
优机制促治理,提升监督治本功效。突出问题导向,数智赋能有效解决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存在的问题,通过推动机制优化,促进系统治理。深化问题即改机制,加强案件剖析,结合平台数据统计分析,找准问题症结,督促主责部门举一反三排查、逐一销号整改。细化全域监督机制,围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厘清权责归属,细化责任清单,全维度、立体化构建主责单位、属地政府、监管部门监督场景,推动系统治理。强化源头治理机制,以“智”促“治”,依据大数据监督云平台运行反馈及发现问题、案件办理情况,对全区面上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存在问题精准“画像”,进一步规范使用监管流程,针对性完善制度规定,推动源头治理切实有效。(朱冠军 汪庆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