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传统巡察“群众参与度不够、问题发现不够深入、整改落实打折扣”等难题,南通市通州区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广运用反映问题“码上办”、调查问卷“码上填”、整改质效“码上见”、作风纪律“码上评”等,今年以来共收到信访件85件,收回调查问卷、测评表800余份,助力巡察监督提质增效。
反映问题“码上办”。进驻前开通“码上巡”,将二维码植入巡察公告、信息宣传版面,并将巡察公告张贴在社区公告栏、超市入口、公交站台等处,群众只需扫码即可实时上传问题诉求。“码上办”既打通巡察监督直达群众“最后一公里”,又保护举报者隐私,避免人情干扰,有效解决熟人社会有问题不敢反映的难题。
调查问卷“码上填”。根据被巡察单位的职能特点和巡前掌握的情况,各巡察组将传统纸质问卷升级为电子表单,内容涵盖民生、作风、基层治理等多维度问题,数据实时归集分析,系统自动进行分类统计、交叉分析、综合研判,识别高频问题及风险领域,有效精准锁定问题,推动巡察发现问题更精准、深入、高效。
干部群众还通过扫码匿名打分、留言评价,对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围绕“执行力是否落地、实际成效如何”进行线上测评,打破传统测评空间限制,提升参与度与保密性,为“一把手”精准画像提供量化依据,让“关键少数”在阳光下接受检验,为巡察组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整改质效“码上见”。通州区始终坚持“开门”抓整改,整改成效大家评,将巡察整改满意度测评作为巡察整改专项督查工作的重要一环,被巡察单位干部职工和管理服务对象扫码对整改效果、满意度打分。实时收集评估数据,直观呈现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度及薄弱环节,评估结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形成闭环激励机制,实现从“改到位”向“改得好”提升,增强巡察监督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作风纪律“码上评”。每轮巡察结束后,围绕巡察组的工作态度、纪律作风、廉洁情况等方面,通过“码上评”方式,接受被巡察单位干部群众的测评,构建“反向监督”机制。巡察办充分运用测评结果,对评价较高的巡察组及干部予以表扬,对评价排名靠后的巡察组,及时开展约谈提醒,以倒逼巡察组依规依纪依法推进巡察工作。(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