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监委跟进监督后,我们每月不用再花冤枉钱了。”近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某物业公司走访,该公司负责人说。
此前,秦淮区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发现,某街道执法人员徐某在负责垃圾分类监督检查工作中,利用职务便利,私自截留某物业公司缴纳的垃圾清运费。经立案调查,该区监委决定给予徐某政务警告处分,没收其违法所得。
“违规收受、侵占管理服务对象钱款,属于典型的趋利性执法行为,啃食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必须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在全区部署开展“整治趋利性执法”专项监督行动,联合区司法局、区委编办,梳理现行的区职能部门和街道综合执法部门《涉企执法重点权力事项清单》。与此同时,跟进监督2021年以来区级下放行政执法事项落实情况,查找执法承接不顺畅、执法效率不高背后的作风问题。
该区纪委监委依托信访举报、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平台,起底分析群众主要诉求,梳理涉企执法等方面的问题线索。明确监督重点,全面核查行政执法人员有无吃拿卡要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涉企检查是否过多过滥等问题。搭建纪企沟通“连心桥”,不断拓宽涉企问题信访举报渠道,并采取“领导包案+提级办理”模式,强化问题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不断规范涉企执法用权,严肃纠治行政执法人员以罚代管、吃拿卡要、收受贿赂、摊派费用等严重影响市场秩序行为。
该区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推动个案查处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转变,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弹性执法、违规执法、趋利性执法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先后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5份,督促相关单位、部门和行业系统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堵塞权力风险点、监管空白点,给小微权力戴上“紧箍”,督促常态化召开行业系统警示教育会,切实做到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释放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我们将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督促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知责担责、全面履责,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蒋守昌 李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