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南通市海门区:做实政治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4-30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纪委监委强化系统思维,在锚定监督方向、聚焦监督重点、健全监督机制上综合发力,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向具体聚焦、向精准问效、向常态落实,以高质量监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锚定监督方向,全过程保障改革攻坚。政治监督是具体的,要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同向同行,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海门区纪委监委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列政治监督清单,力行清单式监督、解题式调研、台账式管理,发现的重要问题及时向区委专题报告,推动全区上下扛牢职责使命,合力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系统梳理职能部门职责任务和工作要点,针对职责相近、业务交叉的部门,“组组”协同建立监督清单,依单开展巡回驻点监督,将监督过程具体地转化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过程。依托片区化监督模式,4个派出监察员办公室牵头构建包镇联村的片区化监督任务体系,乡镇(街道)纪(工)委同步细化形成履责清单,全力整治“庸懒散慢拖”,推动纠治增加镇村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将监督效能转化为改革动能。

  聚焦监督重点,全方位推进正风反腐。基层监督工作点多面广,必须坚持精准高效,注重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向重点处聚焦、向关键处发力。海门区纪委监委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统筹运用因人因岗谈话监督、“巡纪”联动“画像”、专题通报“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家风访查等举措,督促“关键少数”廉洁履职用权。对反映“关键少数”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去年以来查处区管干部59人,留置9人。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专项监督,形成问题清单、原因清单、责任清单,推动解决堵点难点112个。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分领域分行业构建监督体系,搭建农村集体“三资”等“大数据”监督模型,进行问题大起底、责任大排查、作风大整治,以靶向查促精准改、精准治。在对社区巡察中,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养老服务、物业管理、消防安全等民生事项进行专项巡察,发现的问题向街道、社区“双反馈”,整改成效接受社区居民评议。

  健全监督机制,全领域深化基层治理。以常态促长效,是衡量政治监督质效的重要标尺。海门区纪委监委健全政治监督协作机制,将10个纪检监察室、21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各乡镇(街道)纪(工)委划分为3个协同办案区,与审计、财政、信访等职能部门加强整体联动,做深做实信息联享、监督联议、线索联查、问题联解,提升监督穿透力。探索推行村级监督“123”工作模式,在乡镇(街道)纪(工)委统一领导下,村(社区)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对照《村级监督工作指引》和《惠民便民政策汇编》,一体履行日常监督、教育引导、联系群众三项职责,确保监督力量聚起来、监督工作实起来。用好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打造以案件监督管理室为主体的统计分析阵地、以案件承办部门为主体的案件剖析阵地、以发案单位为主体的以教促改阵地,向发案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风险提示函,深入开展“以案四说”工作,推动形成“小特精”制度63项,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黄燕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