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几位高龄老人的补贴明细出现空缺!”近日,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对村巡察中,当巡察组将被巡察村的老年人身份信息导入到区委巡察“数智化”平台后,提示部分数据异常。经过数据追踪与入户核查,共有2160元补贴款补发回到老人手中。
“此轮巡察的问题线索以及民生实事中,数据比对的贡献率达32%。”赣榆区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数智化”巡察推进,巡察工作正从传统人工筛查向“数据模型+自动比对”精准监督转型,为高效发现问题注入强劲动力。
面对基层监督对象多元、数据庞杂的挑战,去年以来,赣榆区委巡察机构以践行和擦亮省委“田野巡察”、市委“连心巡察”品牌为契机,收集农业农村、住建、民政、财政、残联等相关部门数据,围绕惠农利民政策落实、困难群体救助、农村“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迭代开发民生类、工程类等5类数据比对模型24个,构建起“数据碰撞—线索筛查—现场核验—专家会诊”的全链条巡察监督体系,并在巡察实践中运用,模型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得到有效验证。
“系统比对的不是冰冷数字,而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第三巡察组组长指着智慧平台介绍,这些模型将对象特征、比对方法等转化为具体规则,如同“智能侦察兵”,能够快速筛查惠民补贴发放异常数据。
既要让数据“开口说话”,更要让问题“水落石出”。在工程建设专项巡察中,第四巡察组根据6个工程造价偏离监督模型发现的百余条存疑数据,深入项目现场,手持图纸与施工方逐项核对,最终挖掘出12条问题线索并移交区纪委处理,实现了线上数据与线下核查的高效联动。
巡察涉及工程建设、惠民补贴、财政审计等专业化领域,需精准识别政策执行偏差、工程数据异常、资金流向风险等问题。为保障巡察组正确使用监督数据,赣榆区按照“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原则,从财政、审计、工程建设等多领域择优选配专业人员,组建132人的巡察工作专家智库,为巡察工作及时提供政策边界解读,避免因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监督失准。
不久前,在一次涉及多项农业补贴项目的巡察中,巡察组遇到定性难题,专家智库迅速响应,提供专业的政策咨询,帮助厘清“补贴标准、补贴范围、哪些补贴可同时领取”等存疑问题,助力巡察组顺利攻克难关。
如今在赣榆,数智化巡察带来的不仅是效率变革,而且成为巡察监督规范化、长效化的“推进器”。“平台运用以来,系统已自动归集成功比对出400余条问题数据,助力巡察组转化为20余件问题线索。”区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杨世翠介绍说,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巡察监督数字化转型,加强巡察监督模型应用,将数据优势转化为更多治理效能。(韩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