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在信访工作实践中,坚持把履行职责与服务群众统一起来,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举报工作,创新载体、方法,努力提升信访工作效能,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创新载体,拓展信访服务平台
该县纪委以开展"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驻点办访和上门回访""五访"活动为载体,搭建信访服务新平台,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健全网络,上下联动,增强"五访"活动的规范性。全县设立35个信访工作联络点,聘请458名信访代理员、325名矛盾纠纷调解员,以执法执纪和涉及民生的教育、卫生、住建、民政等部门为重点,实行县、镇(区)、村(社区)三级联动,推动"五访"活动常态化。县纪委还制定出台关于开展"五访"活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县纪委和镇(区)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做好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对一般问题,现场答复及时解决;对重要信访问题,逐一落实包办责任;对群众反映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疑难信访问题,配合党政主要领导包案处理;对涉及人数多、组织化倾向明显的群体性问题,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问题有效解决。
聚焦热点,分类施策,增强"五访"活动的针对性。一是对突发性、紧急性信访,通过主动约访、带案下访,及时处置。二是对情况较为复杂、牵涉部门较多的疑难复杂信访,通过开门接访、驻点办访,组织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会办。三是对久诉不息的信访老户,通过主动上门回访,在解决信访问题的同时,想方设法真情帮扶。
把握关键,狠抓落实,增强"五访"活动的实效性。每次下访、约访前都进行预测和排查,把握热点、重点和难点,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活动有目的、有主题、有方向。对受理的信访案件,明确相关人员负责跟踪督办,推动案结事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社会救助等手段和协调、会商、疏导等方法,及时与信访群众沟通,确保矛盾化解到位。
创新方法,努力破解信访难题
以解决群众诉求为抓手,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切实保障信访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效化解信访难题。
组织信访公开答询,增强信访办理的透明度。对征地拆迁、集体资产处置、惠民资金补贴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组织信访人、信访承办人、相关单位负责人、政策法规专业人员召开信访公开答询会,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促进信访问题及时有效解决。2011年,全县共有12个单位组织开展信访公开答询活动,成功解决信访问题58个,化解信访积案6件。
聘请信访联系员,扩大信访办理的群众参与度。该县纪委在全县各村(社区)推选热心群众事务、了解政策法规知识的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一支1236人的信访联系员队伍,发挥其贴近信访人、开展工作易沟通等优势,协助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做好信访问题化解工作。2011年,各镇(区)信访联系员共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2件,上报各类信访信息34条,代理各类信访事项78件,办结率达95%,全县信访量同比下降18%,未发生越级群体性上访事件。
实行信访举报人参议制度,提高信访办理的公信力。该县纪委自2006年起建立实施信访举报人参议制度,对实名检举的,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外,均允许举报人参议,并全程参与监督。对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救灾救济和教育医疗服务中损害群众利益的信访问题,吸收群众代表参与信访调查,努力把问题查清查实、处理到位,增强信访办理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