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

鲜为人知的“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发布日期:2014-02-27信息来源:新沂市纪委字号:[ ]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这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另一个专门为党政干部定立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却鲜为人知。
  1927年9月“三湾改编”时,毛泽东为了消除来自旧军阀的许多红军战士的坏习气,特别制定了“三大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夏天,毛泽东又补充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禾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其中“上门板”是“指宿营时借老百姓的门板走时要上好才走”;“捆禾草”是“指宿营时借老百姓的禾草走时要捆好才走”。后来,“六项注意”又增加了两项,即“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这样产生了。1930年9月25日,经过重新拟定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写进了红一方面军颁布的《红军士兵会章程》中,但其具体内容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部队中略有出入。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作了统一规定。这就是我军现在执行的并谱成歌曲传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于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团结人民群众起了重大的作用,体现了军队的本质和宗旨。
  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党与人民群众保持了在革命战争时期的那种亲密关系。但后来特别是1957年以后,随着党内“左”倾思想的发展,党员干部队伍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开始出现, “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生活特殊化风”等不良风气一度盛行,导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严重紧张。对此,毛泽东要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的胡乔木仿照部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制定一个适用于党政干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胡乔木于1961年元月8日就拟订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问题给毛泽东写了报告。“三大纪律”是:一、有事同群众商量,永远同群众共甘苦;二、重要问题事前请示,事后报告;三、自己有错误要检讨纠正,别人做坏事要批评揭发。“八项注意”是:一、保护人民安全,打人要法办,打死人要抵命;二、保护人民自由,随便罚人抓人关人搜查要法办;三、保护人民财产,侵占损害人民财产要赔偿;四、保护公共财产,贪污盗窃假公济私要赔偿;五、用人要经过组织,不许任用私人;六、对人要讲公道,不许陷害好人包庇坏人;七、对上级要讲实话,不许假报成绩隐瞒缺点;八、对下级要讲民主,不许压制批评压制上告。毛泽东作看后的批示是:“一是是否目前就颁发?二是太复杂,不如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简单明了,使人难记。有几条执行起来,可能起反面作用。以上两项,请予讨论。”毛泽东将胡乔木的报告拟题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草案)”,批示印发中央工作会议各组,要各组讨论,他自己又改写了一下。后来,经过反复讨论,中共中央于1961年1月27日下发了“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草案第二次修正稿)”,在党内予以公布。这次公布的“三大纪律”简单明了、非常有针对性。三大纪律: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正确执行党的政策;三、实行民主集中制。“八项注意”是:一、同劳动同食堂;二、待人和气;三、办事公道;四、买卖公平;五、如实反映情况;六、提高政治水平;七、工作要同群众商量;八、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八项注意”最后一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特意加上的,是沿用1930年他提出的一个口号,当时重提,显得格外重要。
   “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公布,对于保证当时中央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教育和约束党政干部的作风和行为,纠正干部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共产党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拒腐防变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对随后进行的经济调整,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共渡难关,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简明扼要,与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相得益彰,熠熠生辉,互为贯通,堪称党和军队制度建设的“双璧”。在当前加强作风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