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清风扬帆”网。本期栏目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共太仓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顾金泉。顾书记您好,欢迎您的到来!先和网友们打个招呼。 |
[顾金泉]: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清风扬帆”网,与大家一起沟通交流。 |
[主持人]:顾书记,请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太仓的总体情况。 |
[顾金泉]:好的。太仓东濒长江、南邻上海,距上海、苏州市中心均约50公里,是江苏省内唯一一个既沿沪又沿江的城市。太仓历史悠久,因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皇家粮仓而得名,是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也是江南丝竹的发源地、娄东文化的发祥地。近年来,太仓市紧扣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太仓样本”目标任务,着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品牌日益彰显。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5.3亿元,增长8.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5亿元,增长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4亿元,增长2%;综合实力连年位于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 |
[主持人]:太仓真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迅猛的江南名城。据我所知,太仓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请您谈一谈太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情况,好吗? |
[顾金泉]:好的。近年来,太仓市按照中央纪委和省、苏州市纪委的要求,始终紧紧围绕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太仓样本的大局,立足三转,聚焦主业,坚持把责任扛起来,推动“两个责任”全面落实;坚持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加强纪律审查力度;坚持严格监督执纪问责,注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坚持践行“三严三实”,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推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太仓市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
[主持人]:我注意到,刚才您在工作介绍中把“两个责任”的落实放在了首位,能具体谈谈这方面的工作吗? |
[顾金泉]:太仓市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中,始终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牛鼻子”抓紧抓实。一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太仓市委制定了“两个责任”清单,明确市委30项责任,市委书记和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各20项责任,以及市纪委28项责任,把笼统的责任细化、量化、具体化。督促各级党组织对照市委清单,制定上报个性化责任清单。在30家重点部门确定39个主体责任重点项目。出台《关于党委(党组)及其主要负责人报告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廉洁从政情况的实施办法(试行)》,推动主体责任有效落实。二是强化纪委监督责任。我们把全年5大类18项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运用“压力传递工作法”,通过交任务、查进度、抓问责,推动责任落实。市纪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推动开发区“两个责任”落实。制定纪检监察系统落实监督责任评估办法,对7大类30项内容量化评估,强化结果运用,督促全市各纪检监察组织将监督责任清单落到实处。三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市委制定了《太仓市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细化了2015~2017年40项重要改革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对2015年36项重点任务,明确由市委常委负责跟踪督促,市纪委每月督查进度,推动各项任务按照时序进度落实。清理规范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工和兼职,对17个市级机关部门在原有领导职数的基础上另行核定专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保障纪检监察机关深化“三转”、聚焦主业。 |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深化“三转”、聚焦主业是当前各级纪委的主要任务,那么太仓在这方面还有哪些动作呢? |
[顾金泉]:我们在落实“三转”要求中,主动谋划、找准定位、调整思路、创新方法,有效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一是收拢战线抓主业。深入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业转职能,厘清纪检监察职责定位,全面清理市纪委监察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取消或不再参与158个,保留或继续参与19个。调整机关内设机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和服务保障向监督执纪和纪律审查一线倾斜。二是变换招式求实效。建立党委、政府和纪委作风建设联动督查机制,点、线、面结合开展常态化督查。开展关爱教育勤政廉政半月谈工作,抓早抓小加强监督提醒。采取抽查方式对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干部岗位履职情况进行“再监督”。全面推行惩防体系项目化建设,加强权力运行全程监管。三是集聚力量审违纪。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最前沿,突出执纪特点,抓早抓小,快查快结。2014年,全市共立案审查93件,移送司法机关14人,涉及乡科级干部9人。今年我们继续加大纪律审查工作力度,上半年全市共立案审查59件,同比增长40.5%,移送司法机关4人,涉及乡科级干部9人。 |
[主持人]:去年,中央纪委网站上介绍了太仓在作风建设中推行的“五步法”,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相信很多网友感兴趣,能跟我们聊一聊这方面的情况吗? |
[顾金泉]:好的。中央加强党的建设以改进作风开局起步,并明确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中,形成了以“严查、快纠、反馈、跟进、立制”为主要内容的“五步法”,持续深入、动真碰硬抓好作风建设。 “严查”。既有每季度的部门自查自纠和重大节日期间的面上督查,又有不定期的突击检查;既加强部门联动集中督查,又邀请“两员”和党风廉政建设专家进行明察暗访;既重点检查有作风问题信访举报的单位,又开展随机抽查和交叉检查。仅今年上半年,我们就开展集中督查4次。“快纠”。对检查中发现的如单位人员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和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当场进行批评教育,及时予以纠正,并作好相关记录。“反馈”。及时汇总梳理检查情况并向有关单位进行反馈,对当场指出的问题要求做好相关当事人的提醒教育,对疑似问题要求单位书面说明情况,对其他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意见限期整改。今年,我们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已发出《党风廉政建议书》6份。“跟进”。对相关单位落实整改的过程、结果以及整改效果等情况进行跟踪复查。对整改不力的,追究相关单位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立制”。坚持纠正问题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相继出台了《关于采取抽查方式加强监督的意见(试行)》、《太仓市党员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实施细则(试行)》、《关于规范领导干部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使作风建设的成效长期巩固、经验长期坚持,形成作风建设良性运转的长效机制。2014年,全市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公车运行、会议活动等费用分别同比下降61.5%、47.9%、12.3%和53.8%。 |
[主持人]:刚才您不止一次提到了抽查这个词,据我所知,采取抽查方式加强监督是太仓市的一项创新之举,能请您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吗? |
[顾金泉]:我们在落实“三转”的过程中,把转方式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针对以往监督方式存在的宽泛笼统、力量不足、履职错位、效果不佳等问题,大胆探索实践,尝试采用抽查方式加强对监督责任主体的再监督,增强了监督的实效。我们在监督的内容上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以政府投资项目、实事工程为重点,抽查项目推进的各个环节以及职能部门落实责任情况,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以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情况为重点,抽查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解决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在监督的力量上形成“三级联动”,通过市级统筹、片区协作和各单位内部三个层面的抽查,把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的监督力量、各地各部门的监督力量都整合起来,形成了三级联动的监督合力。在监督的方法上坚持“三个随机”,我们开发了专门的抽查软件和数据库,随机抽取成员单位组建抽查组,随机抽取被抽查单位和项目,随机抽取被抽查岗位和人员,通过抽查的“点”带动全市的“面”,形成“个个都要被抽查、人人都要受监督”的氛围。在监督的结果上用好“三面镜子”,一是用“显微镜”发现问题,抽查组牢固树立“查不出问题就是失职”的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查深查透查细,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二是用“放大镜”研判问题,针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坚持“以小见大、由表及里”,认真分析“小问题”背后隐藏的“大隐患”;三是用“追踪镜”跟进落实,以《党风廉政建议书》形式向被抽查单位反馈问题,被抽查单位须在7日内向抽查组上报整改情况,对违反规定的市纪委监察局将依纪依规严肃问责。 |
[主持人]:据了解,太仓是中央纪委和省纪委开展谈心提醒和关爱教育工作的试点单位,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现在开展的情况又如何呢? |
[顾金泉]:作为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的试点单位,太仓市在2013年着手筹备关爱教育勤政廉政“半月谈”工作,并于2014年由市委下发文件,推动该项工作在全市深入开展。这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的“要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我们每两个月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4名领导干部,同时指定一名信访有反映但又不构成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作为谈话对象,在市勤廉文化研究所温馨宽松的环境里进行约谈。谈话组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人大人事代表联络工委有关领导联合组成,通过对谈话对象半个月来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的询问、核查,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纠正,抓早抓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批次3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半月谈活动,其中单位“一把手”13名。各镇区各部门同步推进,对400名基层干部开展了勤政廉政半月谈,有效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习惯在接受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习惯在制度规范的轨道上用权。 |
[主持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除了关爱教育,太仓在这方面还有哪些具体举措? |
[顾金泉]:宣传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开展“520(我爱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迄今为止已有五届了。在每年的活动中,我们既有新任职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微型勤廉党课评选等固定项目,也有勤廉主题摄影、小品、诗歌、楹联、故事会、书画等文化特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从“要我廉”到“我爱廉”,从外化于行到内化于心,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勤尚廉的浓厚氛围。 在工作中,我们还提出了“微时代”下的“微宣教”理念,即突破传统宣教工作所受到的时间、空间、形式上的限制,利用微平台、微载体,增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便捷性、时效性和互动性。我们持续五年开展了微型勤廉党课活动,开通太仓纪检政务微博、微信,同时依托太仓优秀文化传统,开展勤廉微型小说、微剧、微电影、微视频、微故事、微图文、微寄语、微征言的创作评比活动等等,构建“微时代”下的“微宣教”模式,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传播更快、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
[主持人]:据我了解,太仓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始终走在前列,早在2011年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工作就在全省得到推广,那么近年来太仓市在这方面又有哪些创新举措呢? |
[顾金泉]: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面广量大,我们针对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2012年开始在全市建立了“村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双联系”工作制度和“党员全覆盖、群众全覆盖”的“双覆盖”工作网络,从关心群众的小事入手,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全市各镇区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工作制度,调配工作人员,到2014年底已有76个村和69个社区共14277名党员参与了活动,占全市各村(社区)党员总数的54%,平均每名党员联系6户群众家庭,共了解群众家庭“子女上学读书,转岗就业,婚丧嫁娶”等信息2800余条,为老弱病残、困难户、低收入家庭等解决实事3360余件。“双联系双覆盖”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密切了全市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基层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取得了群众满意、社会和谐的良好工作效果,2014年全市涉农纪检信访量比2013年同期下降38.4%。 近年来,我们还针对农村“三资”管理混乱、监督乏力等问题,开发建设了农村集体财务监管平台和资产交易管理平台,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村级资金使用和资产交易全程进行实时监控,做到管理规范、交易透明。我们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入社会第三方中介组织管理农村“三资”,保证财务人员中立、独立开展工作,资金的管理与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真正实现钱、账分管。在平台中我们设置了预算监管、资金监管、合同监管、固定资产监管等模块,预设报警信息,强制各项资金使用、资产交易各步骤必须按预设的程序执行,对村级资金使用和资产交易全过程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全面打造了层层把关、相互制约、公开透明的“三资”管理体系,把集体财权真正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 |
[主持人]:最后,我们想请您谈一谈,太仓市是如何抓好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的? |
[顾金泉]:我们始终坚持把转作风作为转职能和转方式的重要保障,落实好“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要求,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一是围绕“三转”,分类分层次对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培训,举办新任职纪检监察干部“三转”业务培训班、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提高班、党风廉政建设专家培训班,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能力和素质。二是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入目标管理、项目管理、方案管理、过程管理、绩效管理五种现代管理方法,以项目化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同时,制定下发《太仓市纪检监察系统落实监督责任评估办法》,通过“交任务、查进度、抓问责”,实行“压力传递工作法”,对全市纪检监察系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开展综合评估。三是牢固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执纪者必先守纪”的意识,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开展抽查监督和勤政廉政半月谈工作,对纪检监察干部加强监督和提醒。健全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保证工作机制规范、机关管理规范、干部行为规范。 |
[主持人]:非常感谢顾书记今天做客我们“清风扬帆”网,跟我们一起交流太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会和创新实践,我们也祝愿太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
[顾金泉]:谢谢主持人,也谢谢一直关注太仓发展的广大网友,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也欢迎大家来太仓做客! |
[主持人]:再次感谢顾书记。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网友朋友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