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已经播出三集了,这几天很多媒体都在深挖这部大片的细节,描绘贪腐的套路,甚至有些媒体还帮着计算起了反腐的成本,我感觉这样的解读除了吸引眼球外,似乎和这部片子的警示本意有着南辕北辙之嫌,所以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向大家解读一下我在这部片子里领悟到的七点深意:
一、中纪委拍的片子展示的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反腐意志
中纪委拍这样的反腐大片,不是想证明自己的业绩,也不是在故意刻画细节,而是想通过展示审查的严格细致凸显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全党全国人民支持反腐的“民心”。其意志之坚定再度表明不管是谁,不管哪个级别,不管以哪种形式,只要腐败了就会面临党纪国法的严惩。因为腐败分子不仅有纪委在盯着你,而且有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盯着你,这就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含义!
二、“永远在路上”指的是哪条路其实很明确
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这绝不是一句套话。我们走的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开展什么工作,评价任何功过,都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公平正义。而腐败和歪风邪气不仅侵害人民的直接利益,还在毁坏社会的公平正义,摧残人民对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所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天,我们就必须和腐败及歪风邪气战斗一天!这就是“永远在路上”的含义!
三、反腐成本应该这么算
成本一词原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用在反腐上意义就深了,一些人质疑反腐成本,其实就是想质问:这样反腐值不值、对不对?我觉得这样发问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反腐是在“治病”,是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没有健康的“肌体”,什么都等于零,所以这个“本钱”要舍得下。一些人甚至把所谓的“经济不景气”现象也归咎为反腐的过错,这是真正的无知,没有公平的市场规则,没有清朗的政治生态,再繁荣的经济人民也不能分享,我们岂不失去了“民心”这一最大的成本?这笔“账”一定要算明白!
四、腐败游戏官员们真的玩不起
在这部大片里看着那么多官员们忏悔,你可能会涌动出各种情绪,但是有一份感悟你应该有:腐败游戏官员们真的玩不起。官员们所有的荣誉、自尊和自信其实都是建立在自己对权力公正性的尊重和维护上的,一旦开了以权谋私的口子,不管有没有被查处,人格早就碎了一地,在行贿者的眼里这样的官员不再有任何的级别,也不会有丝毫的尊重,看似官员们谋取了巨额利益,其实行贿者在官员们那里获取的利益更多更大,而且胃口越来越难满足,最后基本都是贪腐的官员对行贿者言听计从,俯首称“臣”,实在是太傻太悲凉!
五、再深的套路也有起底的时候
做局越深,自己陷的也会越深,不能自拔,这是我看片中揭示腐败套路后的感受。在这些套路中,归根结底有根利益的主线在,“抖动”这根主线,不管上面“挂”了多少人,盘了多少结,拐了多少弯,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这根利益链条总会侵害周边关系人、甚至是普通群众的利益,进而引发人们的反对、反抗。所以不管腐败的局做的多深,多隐蔽,最终都会展现出这样的困局,起底只在早晚,没有例外!
六、正风反腐的动力在这里
最近朋友圈流行着一个励志故事:通往山顶的山路难行,一位健壮的男人背个小包已是气喘吁吁。当他看到一个小女孩背着一个小男孩从身旁缓慢走过时,便同情地对她说:“小姑娘,你背那么重的小孩一定很累”。小女孩回答说:“你背的是包袱,但我背的是我的弟弟。”这个故事寓意深刻,用在这里也很贴切,正风反腐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每一位民众的公心福祉,绝不是包袱,所以在正风反腐的路上我们有决心、有力量、有梦想、有责任、有使命,不会累!
七、大片播放的时间节点耐人寻味
到目前为止,各地的换届选举工作还在进行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用这样一部大片教育即将走向重要岗位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用这样一部大片警示我党的生存危机、用这样一部大片展示我党刮骨疗毒的勇气、用这样一部大片重塑人民对党的信任都是极好的,极有用的。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看片和感悟,还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在心中“生根发芽”,用实际行动让人民感受到“开花结果”!
《永远在路上》寓意着我们党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次长征,这次长征是站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基础上的再次远征,我们相信在人民的支持下,在全党的努力下,胜利必将再次属于我们!(作者: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