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实践感悟

“孤独”随想

发布日期:2017-07-21 信息来源:吴中西山农业园区纪工委 字号:[ ]

  “监督者都是孤独的!”时常有人这样善意地提醒我这个纪检干部。这总让我联想起叔本华在其著作《人生的智慧》里的经典名句: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我理解叔本华讲的这份“孤独”绝不是无奈地忍受和承受,而是一种经过理性权衡后的最优选择:为了追求,从不怕孤单。

  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有一些人踽踽独行于人群之中,看上去那么标高与不合时宜,风流场、繁华地从来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会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奋起呐喊,会不惧侵略者的铁蹄而“怒发冲冠”,能直面宗教裁判所点燃的熊熊烈焰和刽子手高举的屠刀而慷慨赴死。此时他们出现的背影在世俗眼中看来是多么地孤独,然而不正是这份“孤独”才成为了真正推动民族解放、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力量吗?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份“孤独”又是何等的崇高!

  他人眼里的“孤独”并不一定反映主体内心的真实。西方经典哲学认为,对人自身幸福的最大两个威胁,是匮乏和无聊这两个极端。人正是由于内在的空虚,才会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可能会把人引向穷奢极欲的痛苦的渊薮,而能免除人类内心痛苦的手段,莫过于拥有丰富的精神思想。西方经典的核心要义便是“导欲”。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出了药方。道家的药方是“游刃有余”,庖丁通过修炼,前三年看见的是一头头牛,再三年是牛的筋骨和肌肉,再三年连筋骨和肌肉也不见了,因此以“无厚”的刀刃入“有间”的牛骨节,从而做到“神乎其技”、“游刃有余”。世间万象原本就是“一头牛”,我们人往往会目眩神迷,目之所见“一头牛”而已;倘若人修炼有成,不为所惑,一处一处“关节”便清晰可见。道家药方的核心要义是“无欲”。同样精妙的是儒家的药方,这个药方就是两个字:“慎独”。“慎独”精髓在诚于心,每个人都会在社会中有太多的角色,有太多需要面对和应付的事情,但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是夜阑人静的时候自己那颗跳动的心。诚于心以后,就能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欲望,在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能诚实不隐瞒地对待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完全的随波逐流,被欲望所驱逐,在儒家看来,这些都是对人类的考验,其药方的核心要义就是“寡欲”。无论西方经典的“导欲”,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欲”、“寡欲”,实质上都是对人的欲望的否定。而崇高的精神追求却往往是特立独行的勇者和智者强大的内在支撑。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诞生以来的我们共产党人也就是这么一群“孤独者”。为了民族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民族的振兴,与外敌、与自然、与自身坚持不懈地作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而必将彪炳史册的与自身的斗争则是这群孤独者最为崇高的地方,也是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原因:与自身的斗争是自我的扬弃,也是自我的革命,更是自我的坚守和选择,没有崇高的宗旨和意志就必定没有崇高的行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作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向全党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这里的“初心”就是共产党人作为时代引领者无私的为民情怀。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全体共产党人应该依然还是这样走在时代前列的、与众不同的领跑者。“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这支部队伍中肩负纪律监督之责的纪检监察干部更是“孤独人群中的孤独者”。选择纪检,就必须放弃更多。面对这份“孤独”,我无怨无悔。其实,有组织关心、群众的支持,我们并不孤独。

  (作者:苏州市吴中西山农业园区纪工委书记 徐晓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