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宝应县:“纪委干部和咱们在一个‘群’”

发布日期:2018-10-16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字号:[ ]

  “纪委干部和咱们在一个‘群’里!”近日,宝应县火花村村民老程逢人便讲这么一句话。生怕别人不信,老程还从口袋里摸出手机,熟练地点开微信,兴奋地说:“快看,我们村的阳光村务群,村民和县纪委监委干部都在这个群里呢。”

  县纪委监委干部怎么和村民进了一个“群”?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今年年初,宝应县纪委监委为了密切与人大代表特别是基层群众的联系,开展了“向人大代表报告,请人民群众监督”主题活动。在请人民群众监督、征求意见建议的环节中,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了解到虽然各村都对村务进行了公开,但由于公开的地点、范围以及工作时间冲突等因素,群众的知情、参与和监督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有的不好意思向村干部细问、有的是嫌麻烦,有些村民还是有思想疙瘩。“能不能更方便些,让我们和纪委监委的干部天天都能监督村里的大事小情?”有村民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如何让村民更便捷地参与村务监督?怎样将常态化监督延伸至村级末梢?今年3月起,宝应县266个村建立起阳光村务群,党员和普通群众都可以申请入群,同时,110名纪检监察干部加入了各自联系村的阳光村务群。

  “咱村去年危房改造有一户叫赵××的,他是农电站的职工,怎么可能是贫困户呢!”一大早,县纪委监委第四执纪监督室的小刘就被阳光村务群的一条信息吸引。经批准后,小刘立即和同事赶赴该村进行深入调查走访,2天后真相大白:该村党支部书记徐某某弄虚作假、编造镇农电站职工赵某某的贫困户身份,套取危房改造资金。县纪委监委对徐某某、赵某某等人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查。当小刘将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在该村的阳光村务群里通报后,群里满屏的点赞和鼓掌。

  “自从进了阳光村务群,对于村级集体事务管理中的不足和问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我们都能及时进行监督查处。”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的小陈说。

  “阳光村务微信群建立后,村民关注的救助扶贫、社保福利、惠农政策都会在微信群进行公开,村民关心什么、要求什么我们就公开什么,不用村民跑腿,及时回应村民需求、解答疑问。”曹甸镇一名村干部表示。

  阳光村务群不仅把纪委监委干部和村民融成了一“群”人,更是打通了服务群众、加强监督的最后一公里,获得了普遍点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截至目前,宝应县纪委监委通过阳光村务群收集有价值信息87条,已依纪依规处置79条,查处、问责19人。(陈勇 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