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宝应县聚焦领导干部监督,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这个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方式,前移监督关口,从“事前”找准监督着力点和切入点,统筹多方合力,让监督更聚焦、更及时、更有效。
为持续加强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机制,宝应县出台《干部监督横向联动沟通机制实施办法》,监督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的担当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加强协作联动形成监督合力。由组织部门牵头,加强与纪委监委、公检法、审计、信访等9个部门沟通联系,构建集来信来访、12380举报电话、调研走访、审计督查于一体的监督平台。明确事前监督职责,细化巡视巡察问题反馈、日常走访调研、信访举报等18条沟通事项内容。各单位择优推荐2名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骨干担任监督员,及时收集本单位履职产生的涉及县管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等方面“负面信息”,动态掌握领导干部现实表现。
拓宽信息渠道织密监督网络。围绕政治监督、履职监督、选人用人监督、日常监督等4个方面,聚焦干部监督管理薄弱点,将监督的触角从“工作圈”延伸至“社会圈”,从“八小时内”延伸至“八小时外”。紧盯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等关键处,抓住干部进退留转等关键时,归集梳理出4类84条干部监督信息,建立分类预警数据库。根据监督信息类别及性质划分为“红黄蓝”三类情形,红色为问题危险,涉嫌违规违纪;黄色为问题严重,尚不构成违纪违规违法;蓝色为问题轻微,具有一定苗头性倾向性。
深化结果运用释放监督效能。综合运用监督信息成果,每月开展一次联合研判,对归集的监督信息进行关联比对、甄别分析,直观展示干部有关情况,对“小问题”“小失误”第一时间“咬耳扯袖”,实施好提醒函询诫勉等组织措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截至目前,已开展谈心谈话400余人次,通过当面反馈意见、提醒函询诫勉等方式纠正35人次,1条相关问题线索移交纪委监委机关调查核实、快查快处。落实“三项机制”和“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发现的工作不实、群众反映多、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真正做到真管真严、常管长严。
“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建立干部监督信息沟通机制,整合多方监督资源,立足于抓早抓小、从细微处入手,强化对干部常态化监督提醒,及时警示纠偏,进一步推动干部在监督中健康成长、务实担当。”宝应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张菲 刘翔宇 骆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