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熟市立足农村基层,充分发挥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发达、传输快捷、覆盖城乡、贴近百姓的特点和优势,探索运用数字电视媒体打造家庭式综合服务平台,让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信息、参与监督,实现基层民主管理的数字化、便捷化和常态化。
一、向家庭延伸,构建公开新平台
结合农村基层实际和社会发展形势,主动运用数字电视媒体将信息公开平台搭建到百姓家中,推动百姓了解信息从“无需出村”向“无需出户”转变。一是以群众需求为基础。近年来,该市一贯重视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和便民服务工作,2007年,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党务村务公开网,2008年,在全省率先开发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系统,2009年,启动实施民生服务科技网络示范工程,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但该市纪委在调研中发现,村民要了解村情、监督村务,通常仍需要到村委会才能实现,存在参与度低、时效性差等问题,群众迫切需要更加便捷有效的公开方式,来满足其获取信息、参与管理的民主需求。二是以网络升级为契机。去年以来,该市启动“高清互动电视进万家”活动,对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让农村家庭直通“信息高速公路”。截至目前,该市已有数字电视数据专线500多条,数字电视用户规模达34.5万户,其中农村用户20多万户。该市纪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主动依托覆盖面广、入户率高的有线数字网络,积极构建数字电视公开平台,将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和便民服务推送到百姓家中。三是以平台开发为核心。为推进公开与互动,重点打造三大技术支撑平台: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各级党委政府可以通过该平台发布党务、政务、村务等相关信息;自主参与平台,百姓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水电、通信、购物等费用的查询和支付等自主服务,并参与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活动;互动点播平台,百姓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视频资料、电视节目的查询、点播、回放。四是以规范管理为关键。建立市、镇、村分级负责机制,确保平台正常运转。市级层面,建立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广电总台、市农工办、市农委等8家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统筹负责平台的开发、完善与推广。镇级层面,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站,负责平台的日常维护和镇级信息的定期更新。村级层面,建立专职信息员队伍,负责村级信息的实时收集与上传。根据公开内容确定公开时限,明确固定内容长期公开,持续变动内容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二、从便民出发,创设服务新载体
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充分发挥数字电视网络容量大的优势,设置“政务信息、便民服务、文化教育、交通出行、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电视商务、社区服务”等栏目。百姓只要打开电视机,手按遥控器,就可以一站式获取海量信息,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一是村务信息定向发布。加强党务政务信息发布,以村务公开为重点,将原本公布在墙上的、纸上的、电子信息屏上的村务信息全部纳入平台,定向发布至本村村民家中,涵盖村情概况、组织结构、村务活动、财务公开、公示公告等7大类85项内容。特别在群众最为关心的财务公开栏目下设立7个子栏目,将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村集体“三资”租赁、经营和处置情况等进行定向发布,做到合同全公开、票据全公开、资金使用流向全公开,村民在家就可全面知晓本村财务状况。二是民生政策动态查询。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事项,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农补贴等15类80项民生事项以专题形式进行公开,明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办理流程等,方便群众查询与了解。如,针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农宅置换商品房问题,在数字电视平台上建立“阳光征收”专栏,将房屋征收的政策依据、征收程序和操作方式、评估机构和评估结果、被征收人的权利和义务、签约协议和补偿情况、房源安置以及选房情况等信息全部在电视上“晒”出来,便于群众查询,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便民事项自主办理。依托平台,群众可在家中完成水费、电费、燃气费、通讯费的查询与缴费,个人交通违章信息的查询与缴费,社保、医保、公积金的查询,同时,还可获取气象预报、菜场物价、用工招聘、交通出行等便民服务信息,接受预约门诊挂号、电视购物、家政清洁、社区远程监控等便民服务,以及远程教育、名师授课、职业培训等文化教育服务,涵盖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构建起“全方位”便民服务体系。
三、让群众满意,提升管理新成效
运用数字电视媒体推进信息公开和便民服务后,百姓在家中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查阅信息,也可以实时动态地监督村务,有效提升了村级民主管理水平。一是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数字电视媒体具有容量大、传播快等优势,解决了传统公开模式因受空间限制导致的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以及百姓因受距离限制、不懂电脑操作导致的查询不便捷等问题,百姓只要打开电视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获取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零距离”、信息查询“零障碍”。在数字电视平台上,小到一张发票,大到一项民生政策,信息全部进行公开,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村民关注、管理村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二是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数字电视搭建起政府与群众的互动平台,公开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使群众能够真正全程参与监督,变原来的事后监督为实时监督,实现在公开中参与、在参与中监督。依托平台的开放性,随时设置公开栏目和公开专题,实现信息的海量存储和实时上传,群众可对关心的事项进行动态跟踪与查询,做到全过程监督。依托平台的动态性,对村级一些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采取电视直播形式向村民公开,普通百姓在家里实时收听收看现场实况,实现远程动态监督。依托平台的互动性,开展问卷调查、满意度评价、在线测评等活动,有效采集群众的意见建议,让群众在互动参与中行使评判权。三是提升基层管理水平。运用数字电视媒体打造公开便民“家庭模式”后,原本四处分散的公开栏、服务台没有了时间与地域的界限,全部融为一体延伸到百姓家中,将群众关心的各类信息送到百姓面前,群众不出家门,就可方便、快捷、清晰地获得各自需要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党委政府借助这一平台,也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民情、倾听民声,使各项决策部署更加顺应民意,进一步促进了基层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