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强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把纪律挺起来

发布日期:2015-10-28 信息来源:泰兴市纪委 字号:[ ]

  近两年来,泰兴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抓住建立、宣传、评估、执行四大环节,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切实把纪律挺起来、严起来,促进权力行使沿着法治化的轨道运行。
  一、坚持问题导向,靠实设计扎"笼子"
  一是注重操作性。坚持求真务实,注意克服跟风行为,对上级出台下发的文件、制度,不是原封不动地转发、依样画瓢地落实,而是强化细节设计,尽量使制度具体化、标准化,利于操作。省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下发后,结合泰兴实际制定出台落实 "两个责任"实施办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防止"挂帅不出征"的九项规定实施细则,明晰责任清单,将主体责任具体细化为31条,重点解决"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抓不好怎么办"等问题,促进基层更好地落实。
  二是注重针对性。摒弃"一个制度包打天下、包治百病"的误识,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手锁,一个制度解决一个方面问题"的思路,结合查案执纪实践,剖析腐败案例,挖掘问题根源,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在查处财政系统系列案件后,发现专项资金拨付审批环节,内部循环、缺少监督制衡,及时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建立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促进项目资金规范、透明运作。为防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存在"为官不为"、弄虚作假等问题,专题出台问责办法,保障改革发展廉洁高效。
  三是注重廉洁性。会同市政府法制办,围绕制度出台的目的指向、政策依据、程序门槛及设计者本身等,扎口对全市各类规范性文件进行廉洁性审查评估,防止从制度层面开"天窗"、留"暗门",防止制度与"上位法"碰撞"打架";并健全定期清理机制,及时推动立、改、废。近两年来,共审查评估制度76项,废止或宣布失效9项,修改制度48项。
  二、坚持认知先行,突出宣教强"辐射"
  一是全方位"宣"。把反腐倡廉制度纳入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列入各类干部培训的教学规划,增强廉洁从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以泰兴电台《行风热线》、泰兴日报《延陵清风专版》、"泰兴廉政网"、 "延陵清风"微信平台为依托,形成立体式的宣传格局,及时宣传报道新出台的重大制度,为制度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是多形式"教"。开展"党纪党规教育年"活动,通过廉政党课、冬训班、研讨会等途径,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系统地学习党纪条规、各项制度,提高依纪依法履职能力。选取不遵制度、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典型,制作《不收敛不收手的代价》等警示教育片3部,在全市公开播放。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看坚守比忠诚、看正己比担当、看履职比担当"三看三比"学教活动,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做执行制度、纪律、规矩的表率。
  三是分层面"考"。坚持以考促学、以考促廉、以考促用,建立党员干部廉政知识常态化测试制度,完善党纪条规和政策制度知识题库,并汇编成"口袋书"印发到人。坚持按管理权限,分层面、分领域实施,并明确拟新提拔干部须测试成绩合格方可任用。至目前,已累计组织2300多人次参加廉政知识书面测试。
  三、坚持重在执行,严格查究通"高压"
  一是严督查。把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检查结合起来,与"两个责任"落实专项巡查督察结合起来,与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检查结合起来,要求各单位在当面报告落实"两责"和勤廉情况的同时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对检查发现的认识偏差、执行错位、贯彻走样等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通过质询、函询和发建议书等形式督促落实整改,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
  二是严惩处。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对不认真、不及时执行制度和拒不执行制度的,无论是谁,不管职务多高、资历多老,坚决严肃查处,使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力以赴加强对作风建设系列新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点名道姓曝光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私费公报等问题78个,责任追究109人。其中,1名局主要负责人因组织公款旅游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被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名退居二线领导干部因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被党纪处分。
  三是严问责。凡领导干部不研究部署、不带头执行反腐倡廉制度,对管辖范围内拒不执行甚至违反制度行为放纵不管、不制止纠正、不调查处理的,视情节采取谈话教育、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进行问责。近两年来,因执行财务监督管理、廉洁自律及作风建设等制度不严,致使管辖范围内发生违纪违法问题,42名责任人被实施责任追究。其中,3名单位负责人、5名主管部门中层干部被党政纪处分,23名单位负责人被诫勉谈话,在全市造成了较大震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