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建立“教、建、控”预警机制
做好查案后半篇文章

发布日期:2015-04-21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句容市纪委字号:[ ]


  近年来,句容市纪委以“一案,一档案、一警示、一剖析、一建议、一整改、一检查”的模式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查办案件后,实施警示教育、建章立制、督查整改“三部曲”,拒绝案结了事。
  警示教育——见人之过,闻己之过
  每件大案要案查结后,及时整理,完善“一案一档案”,开展“一案一警示”。
  深挖掘,用好档案。典型案件一审结,即由市纪委负责收集基本案情、个人忏悔或服刑材料,制作违纪人员电子档案,同时把涉案党员干部作为“反面教员”。根据案件内在关系,句容已对2008年以来违纪档案进行分析分类,目前形成了八大类21小项“菜单”目录,最大限度发挥了档案的镜鉴作用。
  巧设计,活化课堂。每年春节前夕,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剖析通报近期典型案件,让参会人员照镜正容、洗澡除尘。在各发案单位或系统开展“以案说纪”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赴监狱观看服刑人员生活状况,接受触及灵魂的警示教育。
  建章立制——举一反三,防患未然
  要求全市各级执纪机关在查办案件特别是自办案件后,围绕防止同类问题反复发生,开展建章立制和堵塞漏洞等办案成果转化工作,去年以来,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制度近30项。
  多维度剖析根源。在全面把握违纪违法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发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危害性和案发特点规律,既分析查找违纪违法人员主观原因,更重点剖析案发客观原因,特别是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等方面的原因,找出问题症结,形成剖析报告。
  多层次转化建议。针对存在的制度缺失等问题,分别由案件调查组通过剖析个案,对高危岗位提出动态化预警建议;市纪委审理室及时汇总梳理同类型案件,对高危行业提出常态化预警建议;由市纪委案管部门继续挖掘整理相关领域案件材料,对高危领域单位提出前瞻性预警建议。通过查案—剖析—建议—规范,逐步构建了发案单位、部门和领域立行立改的机制。
  分步骤完善制度。首先由纪委案件调查组对违纪违法行为初步剖析,并将剖析、建议材料随违纪人员档案副本1个月内移交发案单位。接下来由发案单位对照“一案一剖析”、“一案一建议”辅导模本,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拟定案件二次剖析方案,对案发过程追根溯源,全面系统剖析,找准案发节点。最后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等方式,向本单位本系统通报,出台建议落实措施,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督查整改——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深化整改。落实“一案一整改”要求,按照案件处理情况,结案后对发案单位提出整改意见,确定使用“三书”(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或监察决定书),并跟踪问效,做到查处一个案件、规范一个单位、治理一个源头,实现办案力度、质量与效果的有机统一。
  强化检查。坚持“一案一检查”,大案要案查结3个月内,市纪委分管领导带领案管室、干部室等相关人员深入发案单位,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指导,通过召开会议、当面提醒和个别谈话形式,了解该单位干部群众的反映、处分决定的落实情况及违纪违法人员的思想和表现、发案单位的整改情况,确保案件的治本功能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