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天调研要求,下面就我县以网络化、制度化责任制考核为突破,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的探索实践进行汇报,共分四个方面:
一、创设网络考评系统的主要背景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中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制度。落实责任制主要包括责任分解、考核、追究等三个重点环节。而考核环节承前启后,没有严格公正的考核评价,落实分解内容就是一句空话,责任追究也就缺乏客观依据。过去,我们在责任制考核中的"四难"现象,使考核工作不能到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责任制的有效落实。
一是考核连续难。如以往年初下发分解内容,年底来对照要求检查落实情况,确定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等次,一次性的集中监督检查时间跨度较长,且检查方式单一,往往使工作落实的实际情况与年终的检查考核不相匹配。又如缺少平时动态工作痕迹,且日常监督检查举措不多,频次少,动态推进力度偏弱等原因,导致落实责任制过程中存有造假、搞突击等情况的发生,考评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二是考核公正难。过去大多数采取重点抽查方式。检查考核不能全覆盖,致使考核无法全面比较、全面衡量,少数单位因此放松工作落实。又如重点考核分组进行,由于很难对所有被查单位一把尺子量到底,主观因素影响结果公正。考核中出现大家不愿扣分,都给高分满分的情况,产生了年底考核打和牌的现象。
三是考核组织难。责任制考核涉及一个班子,关乎主要领导,也许平时马虎一点,不重视,但当要给评价、定等次,影响到单位年终县委整体目标考核时,就会空前重视,这种重视会给组织者带来巨大压力,而且考核时一般在年底,范围大、时间紧、环节多,组织者难免手忙脚乱,影响考核工作的正常有序推进。再如领导的协调、资料的收集整理、民主测评的统计汇总等,既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还容易忙中出错。
四是结果运用难。集中检查时间跨度长,需报送批准环节多,等考核结果出来,相关年度评先评优及人事调整工作已经结束,考核结果当年得不到运用,无疑将对责任制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影响到下一年度的责任制落实工作。
为此,2012年起,我县按照"科技+制度"的新思路,自主创设了如东县党风廉政建设考评系统,借助网络手段构建落实责任制工作实时考评、动态推进、网上测评的考评新模式。三年多来,我们通过考评系统,对全县80多家责任制考核单位日常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考核,共审核项目13000多条,发送提醒300多条,先后整理下发考评情况专题通报7期。班子年度考核成绩与县委整体目标考核挂钩,考核结果由县委常委分别向各自所分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反馈,并负责对考核结果不理想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诫勉和提醒谈话。
二、实施网络考评体现的主要变化
从三年多的考核情况看,网络考评新模式重点实现了责任制考核工作的四个转变,凸显了责任制考评的初步成效。
一是集中督查考核向日常督查考核的转变。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通过每天网上审核,随时了解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做好督促落实工作,改变了以往年中纪委委员巡查、年底县领导带队督查的集中考评模式,克服了原来方式的时间跨度长、手段单一、效果滞后等弊端,实现了对落实责任制工作的过程控制。
二是重点检查考核向全面检查考核的转变。将全县所有列入县委整体目标考核的单位纳入责任制考评系统进行考核,一个系统、一套标准,克服了过去责任制重点考评一年选几家,覆盖面有限的不足。同时,考核内容和标准年初就下发,使考评的双方心中有数,可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整体推进。
三是重台账资料向重工作落实的转变。原有集中督查考评属于事后检查方式,主要通过查阅台账资料来评价,而网络实时考评和提前预警,并辅以必要的抽查核实,强化台账资料真实性和准确性,促进各单位部门更加注重工作的日常落实。电子台账和网上测评不仅节约纸张,且方便审核统计,减少人为因素,使统计结果实时公布,更加科学权威。
四是内部运行向公开透明的转变。考评系统上各单位将工作情况公开,单位部门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也可以互相进行监督。将过去主要在领导小组和考核单位之间的内部考核工作开辟出面向社会公众的一扇窗口,特别是通过网上公开计分排名、填报进度,组织民主测评等,逐步吸引了社会各界群众的关注和参与。
三、促进考评系统规范运行的主要举措
开展网络实时考评是责任制考评方式的一种新探索,为保障系统的科学规范运行,我县围绕责任制系统运行,着力构建运行体系,切实保障系统规范运行。
一是制定科学评分体系。按照责任制工作要求和网络考评特点,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每一个项目的具体分值、报送要求及评分标准,为系统计分排名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实施办法》,其中,明确系统考评作为责任制日常监督检查主要方式,考评结果作为年终评定等次的主要依据,从制度层面凸显考评系统在落实责任制工作中的地位。责任制领导小组制定了考评系统管理办法,明确了考评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要求,为日常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健全组织运行体系。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系统考评运行和维护,各单位部门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操作员,具体负责网络考评中的联络、牵头、协调、操作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系统操作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开辟qq群等,加强日常交流和沟通。
四是完善督查推进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专人每天对各地报送情况进行审核,对工作没有及时落实的单位进行督促预警,并定期综合情况向县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纪委委员组成督查组对各地资料报送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对后进单位工作进行督查推进。
四、我县今年网络考评的相关情况
今年,我县责任制考核与往年相比,主要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调整考核对象。在将县委整体目标考核单位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对象的基础上,将科级建制的17家独立单位纳入一级考核(新增14家、归口管理3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横向到边。试点教育、卫生系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二级管理系统,推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纵向到底。
二、分列正负清单。全面制定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正、负面责任清单,其中正面清单详细列举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必修科目"和"达标课时",并将清单内容布置到考评系统中,便于各单位和人员开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日常工作,负面清单以责任追究为中心,警示各责任主体防止出现清单所列问题,对发生责任追究的"四种形态"分别进行了量化考核。
三、实施个性上报。在各单位内部建立二级账户框架体系,根据责任清单,建立每个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档案袋",每个班子成员通过自己的账号报告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上传有关记录材料,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落实到个人。
四、严格监督检查。要求单位纪检监察组织或负责党风廉政建设班子成员对各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进行材料审核,督促纪检监察组织充分履行监督责任。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上传的落实监督责任工作资料进行系统审核,通过考核系统定期筛选考核项目对上报的考核材料和内部审核情况进行再审核。组织政风行风监督员等对各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将班子、班子成员落实责任制情况与科室、下属单位相关人员反映情况进行比对核实,确保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清、措施实、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