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认为到基层执行公务,总不能把锅背在身上,于是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有关单位的就餐安排。今后,我一定严格执行工作纪律,以实际行动维护好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
这是2011年7月18日上午,在江苏省建湖县纪委召开的公务回访整改工作会议上,被回访监督的纪检监察干部作的自我批评。
近年来,建湖县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管理的有效途径,在充分调研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于2009年5月出台了《关于建立纪检监察干部执行公务回访制度的意见》,使对监督者的监督有了新的抓手,并成为履职管理的一种常态,有力地推动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突出重点增强回访监督的针对性
"纪检监察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在执行公务时,或却于情面,或囿于物质利益,有可能放松要求、履职不公,要有效防范和解决这些问题,实施公务回访监督无疑是一剂‘良方’。"建湖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张桐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深有体会地说。
然而,实行公务回访监督是一项制度创新,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2009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带着这个问题,经过深入探讨与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了明晰的思路。"委局成立公务回访领导小组,对涉及重要公务或已有不良反映的,由书记或分管书记、监察局长确定人员组成回访组实施回访。回访监督的重点是委局各职能室和纪检监察工作室执行案件检查、案件审理、信访调查、纠风执法等公务人员......"该县纪委在《关于建立纪检监察干部执行公务回访制度的意见》中,对公务回访的组织实施和回访监督的主要对象作了明确规定。
笔者随回访组来到建湖县住建局,从张贴的执行公务回访公示中看到,该县纪委执行公务回访,主要锁定5个方面的内容,即纪检监察干部在公务活动中执行纪律制度、依纪依法办事、遵守行为规范、工作作风效能和廉洁自律等情况。
2009年6月,该县纪委组织首次公务回访活动,执法室的陈刚被列为第一次执行公务回访的对象,开始感到不理解:"相关制度规定我都执行了,难道我有什么问题吗?"但事后,他听了回访组反馈的意见,对公务回访制度有了重新认识。
"过去一直自我感觉不错,但社会公众怎么看,执行公务所涉单位和当事人怎么评价,并不太清楚,公务履职回访就像给了我们一面正衣冠的镜子,不断调整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该县纪委党风室主任徐雄延如是说。
活化方法实行回访监督的常态化
公务回访监督会不会流于形式,关键是能不能访准、访实。
"我们采取集中回访与专题回访、随机回访相结合的方法,从群众中听真言、摸实情,使回访监督形成常态,并收到实效。"该县纪委副书记冯鲁江介绍说。
2011年7月10日上午,笔者参加了该县纪委组织的半年集中回访活动。当回访组来到近湖桥东居委会一投诉人王某家中,向其说明来意后,王某说:"县纪委陆主任接待我态度不错,但我们反映的问题几个月过去了还没有解决,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回访组负责人在认真做了记录后,向王某进行了道歉,并表示回去后一定抓好落实。
专题回访是该县纪委回访监督的又一形式。笔者从建湖县纪委执行公务回访活动汇总表中了解到,仅去年以来就组织专题回访9次,涉及21名纪检监察干部,发现不良信息7条,澄清不实问题反映3个,收集意见、建议5条。
该县纪委还采取电话征询、发放回访意见卡、个别访谈等方法,对重点室、重点对象执行公务情况进行随机回访。
"回访监督就像我们身后的一双双眼睛,促使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履职规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访’住了。"该县纪委检查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出了自己对回访监督的感受。
他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去年11月份,我在办案过程中对一名不太配合的违纪干部拍了桌子,原以为时过境迁,没事了。谁知,在今年5月份县纪委的回访中,还是被案件当事人‘抖活’出来,委领导向我反馈回访意见时,我虽感到有些委屈,但对规范今后的办案行为还是受益匪浅的。"
用好结果彰显回访监督的作用力
注重回访结果的分析和运用,是公务回访制度发挥作用力的重要保障。
"每次回访结束,干部室及回访组根据委局领导要求,向被回访对象反馈有关情况,听取其意见和建议,然后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提请常委会讨论决定。"该县纪委干部室主任刘小华告诉笔者。
某局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因收受贿赂等被移送司法机关判了刑。在今年3月份组织的一次公务回访中,案件当事人的亲属提出,按照最终认定的违纪违法事实,应退还其多没收的2.5万元资金。核查情况属实后,县纪委常委会研究立即作出整改。案件当事人的亲属拿到2.5万元退还款时,情不自禁地说:"要不是县纪委实行公务回访制度,这笔多没收的钱不可能这么快退回来!"
通过公务履职回访,发现和培植先进典型,是建湖县纪委执行公务回访制度的又一鲜明特点。该县纪委检查室的李强坚持秉公执纪、人性化办案,被回访的单位和个人对其评价较好,今年6月份,县纪委综合其平时的德才表现,向县委推荐提拔为副科级干部。近两年来,通过公务履职回访,发现和培植的先进典型先后有5人被提拔重用。
公务履职回访有力地推动了委局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该县纪委张桐介绍:"在两年多的公务回访实践中,共收到加强和改进机关内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20多条,据此修订出台了重用事项监察规则、信访办理流程和案件检查、审理工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各室还主动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和风险预防承诺活动,自觉隔离廉政风险。"
"执行公务回访制度的建立,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对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灯下黑’的现象,而且搭建了纪委与工作对象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树立纪检监察机关的良好形象。"该县党校副校长杨建往评价说。(本根阳春)
短评
让监督者受监督
江苏省建湖县探索建立的纪检监察干部执行公务回访制度,搭建了纪委与工作对象沟通交流的平台,是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有益实践。
执行公务回访制度的建立,顺应了中央纪委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新目标和纪检监察干部模范履职、文明执纪的新要求,走出了一条以回访促自律的新路子。同时,通过回访交流,还能解惑释疑、消除误解,增强了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履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蒋红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