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家风 > 无锡

荣氏家训十二则

发布日期:2015-10-29信息来源:清风扬帆网字号:[ ]

  第一则 圣谕当遵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①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明太祖训辞也。只六句,已包尽为人道理。我朝圣谕广训十六条,天语煌煌,弥加详备,凡我士庶ƒ,宜各诵习,冀成善俗焉。
  注:①教训:教育训诲。
      ②各安生理: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③士庶:泛指人民、百姓。


  第二则 孝弟当先


  孝也者,善事父母之谓;弟也者,善事兄长之谓。循此道,则为端人,为正士,即至圣贤不难;违此道,则为逆子,为恶人,虽与禽兽何异。世无愿为不孝不弟之人者,但其始起于忽微,而无人教正之,遂入于大恶矣。今后吾族子孙,如有不孝不弟者,众执而切责之,开其自新之路。倘仍怙恶不悛①不可贷‚者,众鸣于公,以正典刑。
  注:①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②贷:宽恕、饶恕。


  第三则 祠墓当展


  祠,祖宗神灵所依;墓,祖宗体魄所藏。子孙思祖宗,不可不见所依所藏之处,如见祖宗一般。春秋祭祠,一岁不过二次。凡年在十六以上者,均宜衣冠往拜,必敬必诚。祭毕而燕①,尤宜分别尊卑,挨次序坐,不可杂乱喧哗。至于墓祭,苟非远出及有病,必须亲往。有坏则葺,有漏则补,蓬棘则剪伐之,树木则爱惜之。其历代祖坟,或被侵害、盗卖、盗葬等情,则同心合力而复之。此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之道,族人所宜急讲者。
  注:①燕:通“宴”。
      ②事死如生: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


  第四则 族长当尊


  古者宗法立,而事统于宗;今宗法不行,而事不可无统也。一族之人,有长而公正者焉,分莫逾而贤莫及也,合族宜尊敬而推重之,有事必禀命焉。有司父母①,斯民势分‚相悬,而情或不通ƒ。族长率领一族,耳目甚近,无不立辨其是非者。凡我族人,咸知敬信,庶事④有所统,而里中不肖子弟稍知畏惧云。
  注:①父母:父母官。
      ②势分:权势。
      ③情或不通:不通情理。
      ④庶事:众多事情。


  第五则 宗族当睦


  《书》曰:以亲九族①。《诗》曰:本支百世‚。睦族者,圣王且重,况在众人乎!观于万石君家,子孙醇谨ƒ,过里必下车,此风犹有存焉者欤!末俗或以富贵骄,或以智力抗,或以顽泼欺凌,虽能争胜一时,实皆自作罪孽。况相角相仇,循环不辍,人恶之,天厌之,未有不败者,何苦如此!
  尝谓睦族之要有三:曰尊尊④,曰老老⑤,曰贤贤⑥。名分属尊行者尊也,则恭顺退逊,不敢触犯;分属虽卑,而年齿迈众者老也,则扶持保护,事以年高之礼;有德行着贤也,贤乃本宗之桢干,则亲炙之,景仰之,每事效法,忘分忘年以敬之。止技谓“三要”。又有“四务”:曰矜幼弱⑦,曰恤孤寡⑧,曰周窘急⑨,曰解忿竟⑩。幼者无知,弱者鲜势,人所易欺,则矜之。一有怜悯之心,自随处为之效力矣。鳏寡孤独,王政所先,况我同族,得于耳闻目击者乎,则恤之。贫者恤之善言,富者恤之财谷,皆阴德也。衣食窘急,生计无聊,虽或自取,命运亦乖,则周之。量己量彼,可为则为,不必望其报,不必使人知,吾尽吾心焉可矣。人有忿,则争竞,得一人劝之,气遂平,遇一人助之,气愈激。然当局者自迷,居间而排解之,族人之责也,亦积善之事也。此之谓“四务”。引申触类,助义田,建义仓,立义学,筑义冢,周旋同族,使死生无所失,皆豪杰所当为者。善乎!
  范文正公之言曰:宗族于吾,固有亲疏,自祖宗视之,均是子孙,固无亲疏。此先贤之格言也。人能以祖宗之念为念,自知宗族之当睦矣。
  注:①以亲九族:使全家族都能亲睦融洽。
      ②本支百世: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③醇谨:淳厚谨慎。
      ④尊尊:尊重尊贵的人,如子对父、妻对夫、弟对兄、庶对嫡、臣对君、下对上等。
      ⑤老老:以敬老之道侍奉老人。
      ⑥贤贤:尊敬、崇敬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⑦矜幼弱:怜悯幼小、弱小的人。
      ⑧恤孤寡:救济孤寡的人。
      ⑨周窘急:救济困迫危急的人。
      ⑩解忿竟:排解怒气、计较。


  第六则 蒙养当豫


  子弟是族中之根基。子弟出得好,族中便有兴隆气象;子弟出得不好,族中便有衰败气象。有志振兴者,宜急加意也。古人有胎教,又有能言之教,自小教起,立法周详,是以子弟易于成材。今俗之教子弟,上者教之作文,取科第而已,文章以外不知也。次者教之杂书算数、市井狙诈之计,以便商贾营生。下者溺爱过甚,任其游荡,先人之目未瞑,而嫖财之资已空,甚至流为乞丐,饥寒以死者往往而有,此虽子弟之不肖,抑亦父兄失教之过也。吾族中各父兄须知子弟之当教,又须知教法之当正,更须知教子弟之当豫。七岁便入乡学,读书多少,随其资质。渐长,有知便择端慤①贤师,日课而外,将孝悌诸故事时加训诲,再令习礼仪,务笃实,近正士,远小人。庶‚先入为主,习惯自然。纵不能入学中举,就是为农为工为商贾,亦不失为醇谨之善人。
  注:①慤:通“悫 ”, 诚实,谨慎。
      ②庶:但愿,表示希望。


  第七则 闺门当肃


  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人家之成败,女子关得一半,故君子正家,其闺门未有不严肃者。纵家道不齐,如汲井操臼之类,势所不免。而清白家风,仪度自别。事翁姑①要顺,处妯娌要和,待邻里亲戚要敬要睦;勿贪吃着,勿怠纺织,勿离间伯叔,勿溺爱儿女;堂前勿闻妇人声,勿许六婆入门,勿出门看戏看灯,勿结拜姊妹,勿入庙烧香,勿留尼姑僧道在家看经。或不幸而寡居,则丹心铁石,白首冰霜,虽神明亦钦敬焉。如或不避嫌疑,不分内外,凶傲淫妒,诟谇‚时闻,维家之索可立诗也。谚曰:教妇初来,防微杜渐,尚其慎之。
  注:①翁姑:公婆的合称。
      ②诟谇:辱骂。


  第八则 礼节当知


  先王制礼三百三千,何等繁重。吾辈士庶,亦宜粗知大概,方不受人耻笑。正衣冠,尊瞻视,言笑不苟,举止安详,此一身之礼也。重师傅,敬宾客,别内外,辨尊卑,庭阶几案,必整必洁,此一家之礼也。又最要者,莫如婚嫁丧祭诸礼。婚不可娶同姓,勿跻妾为妻,勿娶再醮妇女。未及笄①不过门,夫亡不再嫁,不招赘。门第须辨良贱,勿贪下户货财,将女许配玷辱。宗祊丧,则竭力于衣龛棺椁坟墓,莫作佛事,棺内不得用金银珍重之物,吊者款茶,途远待以素饭,不得用鸡豕酒宴。服未除,不嫁娶,不听乐,不与宴贺。衰经不入公门,葬必择善地,墓上必多栽树木。不得惑于风水,至有终身不葬、累世不葬者。祭则聚精神致,孝享器皿必洁,几筵‚必整,祭菜必精,尤须备一二时新嘉肴,内外一心,长幼整肃,吾祖庶来飨焉。总之,莫僭越,莫疏忽,斟酌得中,斯谓彬彬之君子。
  注:①及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②几筵:亦作" 几梴 ",几席,几席乃祭祀的席位,后称灵座。


  第九则 职业当勤


  士农工商,所业虽不同,皆有本职。惰则职业废,勤则职业修,内可慰父母妻子依赖之心,外可免姗笑①于姻里。然所谓勤者,非徒尽力,亦要尽道。如为士者,必须先德行,次文艺,切勿因读书识字舞弄文法,颠倒是非,造歌谣作,匿名揭帖等。为农者,不得窃田水,盗树木,欺赖租粮。为工者,不得作淫巧,售敝伪器皿。为商者,不得纨挎冶游‚,酒色浪费。其或越在四民之外,不士不农不工不商,茶坊酒肆游荡终年者,是为国家之游民,是为天地之废人。倘更有为隶卒、为倡优ƒ者,廉耻既丧,族中当共逐之。
  注:①姗笑:讥笑。
      ②冶游:旧时指男子光顾青楼。
      ③倡优:倡通“娼”,娼妓。优,从事表演类活动的人。


  第十则 节俭当崇


  人生福分,皆有限制,如饮食衣服、婚丧喜庆,尽可从俭,不必奢华。一喜奢华,便有许多不受用处,况多费多取。至于多取,不免锱铢必较,惹人憎怨;且不免奴颜仆膝①,仰面求人。是节俭二字,非惟可以惜福,抑且可以养品也。昔人有诗云: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贫时忆富时。又俗语云:省吃省用省求人。言虽俚,可深思焉。
  注:① 奴颜仆膝:奴颜,奴才嘴脸。仆膝:给人跪下一样下贱。奴颜仆膝:卑鄙无耻,毫无尊严。


  第十一则 赋役当供


  以下事上,古今通义。赋税力役之证,国家法度所系。若拖欠钱粮,躲避差役,便不是好百姓,且连累里长①为我受苦,于心既不安,设或触怒官长,差提到县,被枷被杖,玷辱身家,却仍旧要办纳,不白吃了一场大亏耶!况今皇恩浩荡,力役之证,民几不知。所证银漕,每年每亩统计不过数百文,此外更无所及。百姓之好做,无如今日者。苟有天良,亦何忍不争先输纳哉!《朱子家训》曰:有钱先完正赋,横竖要完,只须早几日耳。不欠官钱,何等安逸。吾族田产不少,宜共知之。
  注:①里长:唐朝亦有里正一职,以百户为一里,每里置里正一人。宋初以里正与户长﹑乡书手共同督税,再以里正为衙前,故又称"里正衙前"。明代改名里长,并以110户为一里。里长在中国目前只存在于台湾地区,是台湾特有的村级领导。


  第十二则 争讼当息


  做太平百姓,完赋役,无争讼,便是天堂世界。盖讼事有害无利,要盘缠,要奔走,再要势力;若伪造机关,又坏心术。无论官府廉明与否,一到衙门前,便被胥吏①索诈,便受胥吏呵叱。今日探听,明日伺候,幸而见官,理直犹可,理曲到底吃亏,受笞杖,受罪罚,甚至破家亡身,冤仇相报,害及子孙。几曾见会打官司人家,有长进子孙否?以一朝之忿,成百世之仇,有识者不为也。即有万不得已,或关系祖宗、父母、兄弟、妻子事情,私下难处,不得已而鸣官,只宜从直禀诉。官府善察情由,自易剖白,切勿架桥捏词,弄巧成拙。又宜极早回头,不可得陇望蜀‚,定要争到十分。且须自作主张,切勿听讼师棍党刁唆撺掇,致贻后悔。讼则终凶,凛之戒之。
  注:①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吏。
      ②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