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殷切期望。中央纪委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带头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去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在省纪委监委统一部署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对照“三个表率”,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全力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在积极服务保障“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生动实践中展现出专责监督机关特有的时代风采和使命担当。本网近期将聚焦一批带头建设模范机关工作走前列纪检监察组织(机构),带大家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个春节假期变得尤为漫长。但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纪委的工作人员却始终坚守岗位,坚持走村入户做群众的贴心人,用细致的监督和满腔热情推动保障春耕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朱大哥,春耕的活都忙得差不多了吧?”2月26日上午,龙河镇纪委书记英昌磊和他的同事前往建档立卡户朱某家里进行走访。朱某是龙河镇双蔡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本人肢体四级残疾,哥哥有智力障碍,母亲已80多岁,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政策兜底和务农。去年,龙河镇纪委将他家作为督查脱贫攻坚的联系点后,工作人员便经常前来看望,在慰问帮助的同时了解相关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你是龙河镇纪委书记吧?”从朱某家出来,迎面路过的一个村民突然问道。
“你认识我吗?你是?”
“我是双蔡村朱西组的党小组长,去年你来我们村参加党员活动日,我还把你的手机号存在手机里了,你看。”这名小组长边说边拿起手机给英昌磊看。
“你记忆力真好,最近组内的生产生活情况怎样啊?”接着话头,英昌磊与这位小组长攀谈起来。
“好多啦!现在疫情基本稳定了,交通卡口也撤除了,外出务工的人都陆续出去挣钱了。”这位小组长一脸笑意。
“既然你留了我的电话,那身边有什么问题需要纪委帮助推动解决的,可要给我打电话啊。” 话别时,英昌磊仍不忘交代两句。
加强与党员群众的密切联系,近年来,龙河镇纪委通过参加各村(居)党组织举办的活动,先后深入辖区100余个村民小组开展走访,与不少党员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生面孔也成了英昌磊和同事们的“千里眼”“顺风耳”,不时向镇纪委工作人员反映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各类不正之风。
不久前,一位老太太向龙河镇纪委工作人员哭诉某村干部工作作风问题,他们便将老太太请到办公室详细了解情况。经询问得知,该镇某村干部在发放群众土地租金工作时,方法简单粗暴,与村民发生争执并将其推倒,致使当事人身体摔伤。
为了查明情况,该镇纪委一方面立即赶赴村民家中进行核实,让其安心生活。另一方面,当即约谈了该名村干部,并督促公安机关对此依法严肃处理。最终,在向当事人赔礼道歉并赔偿医疗护理费用后,这名村干部取得了村民的谅解。该名村干部也被给予留党察看处分,并依照相关程序被免去所在村委会相关职务。
打铁必须自身硬。在建设模范机关过程中,龙河镇纪委不仅忠于职守、积极作为,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纪律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
近年来,龙河镇纪委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工作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不断强化政治机关定位,围绕加强疫情防控、春耕备耕、决战脱贫攻坚、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加强政治监督,督促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到纪检岗位工作以来,本领恐慌的问题越发明显。不论是及时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还是开展审查调查工作,每天都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翻阅大量的文件资料。”该镇纪检监察干部陈成说。
练就过硬业务本领,锻造纪检监察铁军。2019年以来,龙河镇纪委以“能力建设年”为契机,开展全员培训,通过学习典型案例、开展业务研讨、组织业务知识测试,不断强化专业知识储备;通过建立“传帮带”机制,手把手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审查调查业务能力。
“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不仅要能干事,还要不出事,必须严守底线红线,加强自我约束。”英昌磊表示,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始终是该镇纪委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近年来,该镇纪委不仅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也同步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并制定防控措施,通过自查自纠,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俯下身、做实事,龙河镇纪委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据了解,2019年以来,该镇纪委围绕扶贫、殡葬、农村养老保险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多轮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处置各类问题线索114条,处理党员干部50余人,追回财政资金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