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如何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和新举措,并运用这些思想的武器积极投身于反腐实践,值得思考。为此,清风扬帆网推出“学习十九大笔记”专栏,记录江苏纪检干部对十九大报告原文的学习和思考,力促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3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人民”两个字就有200多次,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我们纪检干部尤其要将深厚的为民情怀融入到纪检监察工作中去。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如何一如既往地履行好使命?我们要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中所讲的民生话题,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中含义,并自觉地将群众观念融入工作中去,增强为民情怀,讲好为民服务的故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增进民生福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这些真挚的、深厚的为民情怀,都要体现到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上去。
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上投入不多,责任压力传导逐级递减;部分地区和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停留在文字上、口头上、形式上;一些镇村干部的廉政意识还较淡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查而不断,影响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党的形象。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面对新时代、新问题、新任务,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通过努力工作,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行百里者半九十。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想实现“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等伟大目标,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不断创新发展,锐意改革,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如东县纪委 蔡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