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溧阳,地处长江三角洲南部,与苏、浙、皖三省接壤,是宁杭生态经济带上的最美副中心城市(之一)。这里是唐诗《游子吟》的诞生地,素有“感恩之城”的美誉。这里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江南第一大祠”——古老的史侯祠就座落在这里。它穿越时空,铭记着一个家族千年的家风故事...
为人要坐得正,立得正,不做阿谀奉承,歪风邪气的事。出自明代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忠勇”指忠诚勇敢,出自《后汉书·李固传》:“自非博陆忠勇,延年奋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
“谨身”即整饬自身,出自《汉书·循吏传序》:“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於严,而民从化。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礼传家”指世世代代以儒家经典及道德规范为指引。
据《史记》论证,史氏起源至今已经3000多年。《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史氏,出自周太史令史佚之后,子孙以官为姓。...
史崇,字伯勤,生于西汉平帝元始甲子(公元四年)七月十五日,是东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著名将领。
《明史·史可法传》开篇就记载:“(史可法母亲)尹氏有身(怀孕),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
史良,字存初,1900年3月27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祖父和外祖父均为前清进士。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家国情怀中汲取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溧阳史氏的“十六字”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份穿越千年的家国情怀。
王杰
溧阳史氏:穿越千年的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家国情怀中汲取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溧阳史氏的“十六字”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份穿越千年的家国情怀。